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胡百精:“对内重构、对外拓展”规划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

发布时间:2017-12-18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框架与路径

自1955年建系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直是我国新闻教育的重镇,始终站在新闻传播学科改革建设前沿。62年来,学院共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坚力量,涌现出一大批栋梁和骨干人才。他们见证、记录和参与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事件、关键历史节点和整体社会发展进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深度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辉煌历史篇章,皆出自人大新闻人之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业发生了颠覆性巨变,新闻传播教育受到剧烈冲击。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都站在了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学科自足与交叉融合等多元复杂关系重构、再造的十字路口。人大新闻学院同样面对着巨变情境下的追问:“我们向何处去?”事实上,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界也强烈期待人大新闻学院针对变革中那些基本且重大的问题做出响应,给出可资借鉴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行动计划、平台建设与多元复杂关系的再平衡

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介绍,学院近期陆续启动、实施了五项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包括“双一流”本科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创新计划、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升级计划、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未来传播学堂国际化提升计划。同时,学院启动、搭建了三个重要人才培养平台:新媒体技术与生态型实验创新平台,“人大新闻—今日头条全国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全国新闻传播学科本科专业文献库与共享平台”。此外,学院在重建、新建约40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机构重点建设了六个“实习—就业”绿色通道。

这五项行动计划、三个平台和六个绿色通道建设,主要着眼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的如下逻辑和现实起点:一是大学有多元的使命和功能,而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乃根本所在,“学科的荣光与辉煌,是学者和学生共同成就的。”;二是世界一流学科的应有之义是造就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世界一流人才,而不单是为西方学术期刊贡献了多少论文和引用率;三是对于具有强烈应用属性的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本科强则学科强;四是要辨别变革中的真问题和伪问题,面对真问题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想象力,面对伪问题要抱定宗旨、拒绝随波逐流;五是处理好真问题与真改革中的多元复杂关系。

胡百精认为,这些复杂关系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科主体性与学科敞开性的关系,厚重人才培养与前沿实务训练的关系,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我们固然可以用既要……又要的平衡句式简单回应如是关系的平衡问题,而一将其落实到资源投入、课程设置、学分分配、队伍建设、人才定位乃至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上,便会发现这种简单的平衡论未免模糊,甚至有自欺之嫌,”胡百精说,“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明,审慎对待这些重大问题,毕竟教育者的每一项举措都可能影响到一届、数届或一代青年人的选择和命运”。

针对以上问题,新闻学院在探索中给出的初步答案是:在多学科的融合创新中确立和强化本学科的自主性;强调厚重领英型人才培养———造就有使命感、有担当、有灵韵、有美感、有完整理解力和卓越专业能力的拔尖人才,创新实务技能训练机制;为培养新时代的全球化人才,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成长方案、机制和平台。

学科主体性、边界融合与跨界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

在既往数十年间,几乎所有人文社会学科都抱持着确立自身主体性、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强烈渴望,试图确立本学科专属的概念与观念、方向与方法,并据此划定区隔自我与他者的边界。这种“成就自我”的冲动,反映了学术共同体自主自觉促进学科建设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典型的工业社会或者说早期现代化对精细分工的需求。新闻传播学科亦有相似处境,热切渴望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路口,发现、开辟一条专属的通途。这种渴望落实到人才培养路线图的设计上,便是极尽可能强化学科特殊性,并在本学科内部持续细化、拓展专业类型。按照目前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科已被细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与出版、网络新媒体等诸多专业,专业之下往往还设立了更多的具体方向。

全球化携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我们迎来了一个以融合创新为主题的新时代。每一种技术皆有其哲学,互联网的哲学就是开放、融合、共创。新闻传播教育是否应该适应甚至引领融合创新之大势?学界对此争议颇多,一类观点认为要主动拥抱融合创新,一类观点则忧虑原本就处在交叉边缘地带的新闻传播学科在这种拥抱中失去自我的主体性,因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心仍应放在专业内部的精耕细作上。

人大新闻学院在近年持续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对内重构、对外拓展”为线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这一路线图反映了学校本科路线图的总体要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也对标、呼应了世界一流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略。胡百精认为,“改革需要勇气、智慧和想象力,更要把它们落实为行动路线图。”

对内重构包括三个改革路径:一是通过充足的经费投入、有效的团队协同,每年重点建设5门以上学科基础课,以在五年内完成核心课程体系再造,这些课程要完整呈现本学科基础性的理论谱系、知识地图和能力养成路线图;二是打通学科内部的专业壁垒,不再按照传统的媒介形态细分专业,而是建立多元敞开的学程或专业课程包;三是改变以专业或专业方向划定学生类型的传统培养方案,转向以“项目—任务”、“兴趣—专长”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

举例言之,从2017级开始,一名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不再被分配至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传统壁垒分明的传统专业,而是可自主选择进入如下五个学习共同体:新闻传播学群、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未来传播学堂、学术拔尖人才实验班、融媒体技术与创意传播实验班等。

“我们的判断是,在融合创新的大时代,一个学科的主体性和合法性不再源自独善其身的能力,而恰恰表现在学科的敞开性上,即本学科与关联学科相互整合融通的可能性。一个学科的开放性越强,越是被其他学科需要,越能成就其自身的主体性和核心价值。”为此,新闻学院在深度推进学科内部重构的同时,也全面寻求对外拓展的可能性。

对外拓展也主要包括三个路径:一是跨界,如与腾讯共建新媒体内容生产课程,与网易共建新媒体技术课程,与今日头条共建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后者在完成课程开发后将之共享给全国新闻传播院系,以发挥“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跨学科,全面升级新闻学—法学、新闻学与国际政治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共享师资、共建课程包、共同组织工作坊等更加灵活、丰富的方式推进跨学科联合培养;三是跨文化,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国际合作项目和社会捐助项目,以未来传播学堂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明年3月,首届未来传播学堂的约30名本科生将赴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新闻传播院系交流、学习半年以上。

厚重人才、完整的理解力与卓越的专业能力

面对互联网革命对传媒业态和传播生态的冲击,各国新闻传播教育界都在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以美国为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形成了两种主流趋势:一是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的“拥抱新技术派”,在课程、师资和平台建设上强调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致力于学生前沿实务能力的培养;二是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代表的“重返人文主义派”,在课程体系中增添更多人文基础训练的内容,这样的做法目的很明确:不管新技术如何日新月异,我自以不变应万变。两种做法皆处探索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人大新闻学院从自身的历史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出发,明确提出要坚守培养厚重人才的根本原则。“在培养厚重人才的基础上,我们宁愿做某种意义上的‘保守派’,”胡百精说,“我们要为国家培养新闻舆论事业的杰出人才,造就一流的报道者、传播者、评论家、内容生产的引领者、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行业和事业发展的引领者,以及能够担当促进社会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沟通使者。”这就要求人大新闻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一切可能在专业理念与理想、专业抱负与伦理、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把学生训练成为拥有完整理解力、全面发展的厚重人才。

为此,新闻学院在充分利用人大人文社科整体学科优势的同时,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程建设和第二课堂训练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探索性的项目。如正在论证、开设旨在拓展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的《论证与说服》课程、《基础写作》与《高级写作》课程;又如建设本科经典文献库并与全国新闻传播院系共享;再如建立本硕博贯通的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发现和遴选有学术天赋和兴趣的本科生进行专门化培养,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储备高水平学术人才和师资;以及通过“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邀请学界和业界的导师为学生做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训练。前述的核心课程创新计划也志在于此,即把学科基础课打造为教师团队的“匠心之作”为学生提供需要习得的核心能力。

强化厚重人才培养,并不妨碍学生的前沿实务能力训练。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技术应用导向的实验课程体系,学院本学期重点投入建设了三门实验课程,覆盖了数据新闻生产、大数据与算法、智慧传播与未来媒体等前沿领域;二是每年开办10个以上前沿实务工作坊,集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创造各种条件助力实务课程教师的观念、知识和技能更新,“我们还会引进适当比例的工科人才加盟新闻学院。”

人大气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我经常在想,为什么人大新闻人能够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的经典作品?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根基和底蕴、开阔的格局和气象。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传统和法宝,不可弱化,更不可丢弃。”人大新闻学院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主流建设者,在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养成这种建设者的担当、情怀和气质,并无特别神秘之处,不过是大学要像大学的样子,学者和学生皆要做好本份事:学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学生要安心阅读、深度思考,专业地写作、真诚地交流,做好这些本分事,就等待厚积薄发的时刻。镜头和笔头比别人再深入一些,就见到了真相和本质;再开阔一些,就见到了历史和未来、宇宙和人生。

从新媒体教育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并无明显差距,在有些领域甚至走在前面。譬如,新闻学院旨在培养数字化、国际化领英人才的未来传播学堂项目已经引起了一些世界名校的关注。该学堂在课程设计、师资队伍配置、读书会、工作坊、社会调研、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等方面的很多做法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这说明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有能力、有机会为全球化时代的卓越专业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为了实质性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新闻学院希望通过如下努力寻求突破:一是深化与国际一流学科的有效合作;二是引进国际化人才,包括师资引进和中长期合作团队的引进;三是进一步推动师生“走出去”,如组织师生团队启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调研。

“我们学院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这个学院,除了学生,什么也没有。”胡百精深思着说。

 

文/ 陈骊骊 湛超越

编辑/吴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