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院新入职教师风采(二)栾轶玫博士
发布时间:2016-11-08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栾轶玫:奋战于新闻前线,专注于学术研究
栾轶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国劳动模范。毕业于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20余年,担任高级编辑、网络发展部主任、新媒体首席研究员,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出版学术专著7本,合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百余万字,是国内最早提出“融媒体”的学者,专著《融媒体传播》、《媒介形象学导论》、《新媒体新论》以及译著《英国新闻史》,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生,我想能够在新闻一线工作应该是我们新闻人的共同梦想吧!”大学期间,栾轶玫就开始在《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实习。199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广播工作,随后又担任网络发展部主任。一直以来,她秉承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在新闻一线奋斗了二十余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作为一位资深传媒人,栾轶玫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等荣誉。她参与过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救灾、2007年云南姚安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报道,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栾轶玫不仅在媒介实践领域有突出成就,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她出版了专著《融媒体传播》、《媒介形象学导论》、《新媒体新论》,译著《英国新闻史》、《有权无责》、《21世纪电视人手册》等书籍,并在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万字。作为一位对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十分了解的学者,栾轶玫认为新闻传播业界与学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它尤其强调从媒介现实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学界与业界的融合、沟通,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壮大。”
到人大新闻学院工作并不是栾轶玫初次步入学校课堂,其实她已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之久,曾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兼职教授,讲授新闻理论、传播理论、高级新闻釆访与写作、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等课程。她一直坚持“学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追求。“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分享和讨论实践中的案例,我能够产生很多灵感,这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她看来,学校能够使她真正静下心来,使长久以来积累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得以沉淀,更好地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广播电视行业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她,拥有丰富的媒介实践经历,这些经历让她对新闻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我非常愿意把我这20多年的媒介实践心得和学术思考与学生们分享。”同时,她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要对媒介现实有兴趣,养成观察生活中的媒介现象,从身边的媒介现象入手,探析其背后的问题。”
在栾轶玫的工作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她一直恪守着“认真做人,认真作文”的态度,她相信做人与作文是紧密相联的。“学术是人品的反映,做人真诚,学术也透着真诚;学术踏实,做人亦如此;能够拥抱多元观点,也透出个体的包容性。”她认为包容多元观点之于学术非常重要,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能款待一种不接受的思想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心灵的标志。”
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现在与以前一样,新闻工作者仍然是一份神圣的工作。你看好莱坞大片中,无论是外星人入侵还是自然灾害发生,当一切都行将毁灭时,我们总能看到新闻工作者还站在废墟中现场播报,这说明,对于新闻工作者,我们是有社会期待的。什么都毁灭了,但新闻人不能毁灭——正是人们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期待,这种饱含信赖的期待,让我们每一个身为记者或曾为记者的人都深深感动并为之振奋!”
(文/张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