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风采(十四)王莉丽博士
发布时间:2017-04-17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王莉丽,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2010年开始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中国环境资源网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智库比较研究、中国智库建设、公共外交、环境传播、舆论传播等。已出版《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舆论学概论》、《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全球领导力》等多部著作。
王莉丽老师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智库研究的学者之一,也是最早一批中国大学智库的研究者和管理运营者之一。除了担任新闻学院教师之外,她还兼任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工作,率领团队构建了国发院全方位的舆论传播平台和网络。2008年至今,她先后出版了《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等专著,在核心期刊、内参、媒体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智库建设的论文和评论文章,对中国智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一书被“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评选为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专著之一。2014年,因为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持续不断地推动了中国智库建设,王莉丽老师入选中国网评选的“中国智库建设代表人物榜单”。
近年来,王莉丽老师重点关注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尤其是中美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她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政策研究成果,并创办了“中美公共外交论坛”,2015、2016年先后成功举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政策影响,推动了公共外交理论研究与中美智库国际合作。她发表的政策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王莉丽老师的最新专著《多元公共外交》将于2017年年内出版,以期进一步推动公共外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王莉丽老师认为,大学学者肩负着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社会服务的多重角色与责任。在教学工作中,她善于把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开阔的多学科视野与理论相结合,启发学生的自我研究和创新能力。她希望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曾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研究工作中,她把学术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不断创新,主持了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承担了中宣部、外交部直接委托的多个项目。
工作之余,王莉丽老师喜欢旅游、运动和读书。世界很大,人的一生很有限,她希望能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脚踏实地但不忘仰望星空的学者,做一个温暖、真诚的人。
(图/王莉丽 编校/学院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