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矢志不“渝”| 博士生暑期调研实践:歌乐山上的黎明

发布时间:2019-07-25    作者:学生编辑部    点击量:

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2019年6月28日至7月2日,中国共产党98岁生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暑期调研团奔赴重庆,展开了为期五天的调研考察活动。本次调研以“歌乐山上的红旗:解放前重庆地区党的新闻事业”为主题,选取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新华日报旧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等地为主要调研地。

调研团出发前于学校东门实事求是石前合影

第一站 红岩革命纪念馆

调研团在红岩革命纪念馆门前留影

6月29日上午,调研团来到重庆市嘉陵江畔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展”。纪念馆展出诸多有关《新华日报》印刷机、爱泼斯坦在重庆从事新闻工作期间的相关证件、《新华日报》合订本、《参议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以及大型油画10 余幅、历史图片千余张。

《新华日报》印刷机

纪念馆力求将传统内容和新兴数字媒体结合。在“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中,映入眼帘的是8米长、2.2米高的巨幅油画《巴渝往事》,描绘了“重庆大轰炸”前夕的渝中半岛。画中的每栋建筑都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用“巴渝往事”APP扫描,还可让画中的建筑以立体形式跃然于屏幕。

《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是一幅油画,其中有上百位历史人物,博物馆将其绘制为环幕电子画,任意点击人物头像,屏幕就会跳出人物介绍。在新增的油墨印刷互动区,观众能亲身体验简易油墨印刷带来的乐趣。

调研团在“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参观巨幅油画《巴渝往事》

调研团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革命历史

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凝聚了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品质,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岩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四句话:“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第二站 周公馆

重温党的历史,体会红岩精神的传承。当天下午,调研团继续探访周公馆,周公馆背后的故事就是红岩精神的典型缩影。

调研团在周公馆门前留影

曾家岩50号周公馆,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的东端尽头,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城区的办公地点,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设在这里。

抗战时期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当年周公馆旁侧就是戴笠的公馆,毗邻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来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曾在底层会议室接见中外各界人士,周恩来同志更是经常在此会见各界人士和中外记者。

1938年到1946年,周恩来同志就在这大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中,从容不迫地开展工作,长达八年之久。周恩来、邓颖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均在此战斗过,生活过。

1946年5月,周恩来、董必武先后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大部分人员离开重庆前往南京,以中共代表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身份的吴玉章也曾率上述两机关人员继续驻扎于此,曾家岩50号又成为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和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驻地。

 

第三站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6月30日,调研团来到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参观。《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的机关报。在长江局、南方局、四川省委的具体领导下,《新华日报》同《群众》周刊一道,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动员全民族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馆旧址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由五栋竹木、土木结构双层楼房组成,在葱郁的绿树簇拥中,青瓦白墙的楼房显得分外庄严、素朴。建筑群依山而建,沿山势自下而上依次为医务室、职工服务区、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印刷编排室,最高处是社长室和总编室。调研团注意到,在陈列馆中,还有一处封闭倒塌的防空洞,系为躲避日军轰炸而挖建。

 新华日报馆正门(历史照)

总馆旧址入口

至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该报战斗生涯计九年一个月十八天,共出版报纸3231期。这段时间正值抗日战争初期到解放战争初期。这是中国人民处身水深火热的苦难年代,也是孕育中国巨大变革的峥嵘岁月。

周恩来同志在重庆曾家岩50号读《新华日报》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印有周恩来同志亲笔题词的《新华日报》

创刊四周年时,重庆各界友好朋友来报馆祝贺联欢

创刊五周年庆祝会上,来宾沈钧儒和社长潘梓年赛跑

第四站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曾位于上世纪40年代繁华“文化街”上的新华日报营业部,现今依然身处渝中区闹市,访客不断。

入口处,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书的“新华日报”几个题字十分醒目,外墙的橱窗除了摆放旧报刊外,还贴有“广告”——报道正确消息、供应进步书刊,这些都成为了这条商业街道上的独特风景。不过,如此完好的营业部并不是它最“真实”的样子,正常营业近6年之后,1946年2月22日,民生路上的营业部曾被国民党特务暴徒彻底捣毁,并在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查封。现在所看到的建筑景观是1974年后经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修缮、复原的面貌。

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

不难想象,既是深处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又遭遇战火缭乱、时局动荡的抗战年代,1940至1946年间的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的生存艰辛异常,但其在这段时间里所肩负的使命以及完成的任务却是惊人的。

营业部将底楼作为书籍和报刊门市部,营业部里除每天出售《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外,在短短的6年内还销售过上千部革命、进步文艺书刊,譬如《资本论》《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真理报》《布尔什维克》《战争与和平》等,影响了不少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

营业部二楼用作办公室和会客室,这里的会客室乃是中共中央“异常繁忙”之所。这个空间不止用作营业部工作人员商谈报纸经营事务,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在城市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地点。小小的营业部由此成了信息频繁交流的场所,是非常重要的对外的窗口。

营业部二楼会客室

营业部三楼为工作人员住室,报丁、报童住在这里,他们的隔壁就住着社长潘梓年。在这间临街而设的三层住室里踱步,听着窗外嘈杂的街市闹声,仿佛可以看到每天清晨,当化龙桥总馆的报纸一送到城里,已准备就绪的报丁、报童们便马上将其装进报袋,冒着晨雾,沿着山城大街小巷,四处叫卖,把报纸送到家家户户,使《新华日报》成为每天清晨最早与山城人民见面的报纸。

第五站 白公馆

2019年7月1日,调研团队一行人沿着歌乐山,从白公馆到渣滓洞,沿着革命烈士的足迹,缅怀悠悠的革命岁月。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

坐落在歌乐山半山腰的白公馆

1938年起,白公馆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并最终惨遭杀害。

对革命者进行残忍迫害的刑讯工具

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墙壁上到处是关于“服从”的标语

在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里,“绣红旗”的故事情节是最感人的。然而,绣红旗并不是发生在渣滓洞的女牢,而是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平二室。这里曾关押着《红岩》小说的作者罗广斌和丁地平、陈然、刘国鋕,当他们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按捺不住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并坚信重庆即将解放,凭借想象亲手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准备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就高举着它,冲出牢房,去迎接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革命者凭想象制作的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是“黎明前黑暗的日子”,当时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势如破竹攻克国民党大量占领地,于是国民党在重庆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屠杀。

通过白公馆的缅怀活动,纪念那些为正义和解放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调研团成员表示,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追求正义,将革命精神融入到血液当中。

第六站 渣滓洞

渣滓洞坐落于歌乐山麓,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这里是上世纪这座城市黑暗历史的一个特写。1947年4月曾一度关闭,同年12月又重新关人。关押在此的革命者最多时达300余人,著名人物有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在这里实施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脱险的狱中志士仅有15人。

调研团同学在江竹筠烈士雕像前

70年后的今天,走进这座监狱依然感到毛骨悚然、震惊战栗。且不说这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只有巴掌大的窗户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甚至有的屋子都没有窗户,单单是审讯室里的老虎凳、竹签子、铁镣、手铐和监狱外的铁丝网、岗楼就已经足够触目惊心……渣滓洞内随处可见的标志牌,诉说着当年革命战士想尽一切办法抗争不屈的故事。比如有处凸出来的墙面被特意标志出来,是关押在渣滓洞的难友们当年为了逃脱敌人的魔爪,特意在修墙时将不结实的杂物掺杂进了水泥、墙砖里,最后在大屠杀前暴动时有部分幸存者就是冲破这块缺口逃了出来。这里的每一处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残暴和恶劣,直戳每一个参观者的心房。

我们希冀在监狱残骸中寻找历史的细节,它们或许更能体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品格。劳动时所使用的工具,在狱中印刷的《挺进报》,画在墙壁上的图案,刻写在砖墙和木板上的一个又一个名字,这些细节直白地告诉人们,共产党员是神圣的,他们是永远的胜利者。虽然只留下名字,生命也极其短暂,但他们的形象却高大无比。

渣滓洞的铁丝网和挖水井

难友们逃亡的围墙缺口

第七站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重要的对外宣传平台,其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街道下土湾6号的电力厂旧址见证了抗战时期中国通讯广播事业的发展,是一处重要的抗战遗址。7月2日,调研团来到此地参观考察。

 调研团队成员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侧面

该旧址为一栋石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架的防御工事。建筑坐东南朝西北,进门左半部分两层,右半部分一层。工事顶部每隔1米开有通风口一个,共18个。工事内部每面墙体上皆开有通风窗,落地窗上镶有砖质菱形花窗。工事内门与龛上方皆饰有扇形装饰。据沙坪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是目前重庆保护得最好的军事电台遗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重庆播音一直维持到1949年11月底。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际台的35千瓦和10千瓦短波发射机及其它重要机器设备,被国民党方面安排炸毁。11月29日,重庆宣告解放,国际台就这样结束了它在重庆的历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二层背面

这栋历经80余年风雨的防空工事,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抗战的艰辛历程。如今,这座国际电台仅存的遗址历尽铅华,继续诉说着那段血雨腥风却无上荣光的历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2014年入选沙坪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调研感想

红岩革命纪念馆展馆内的国际一级文物保留了红色的记忆,将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革命内容的结合,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重庆的红色根据地各有特色,红岩革命纪念馆呈现了传统和现代血脉的连结,周公馆的突出了国家领导人面临复杂形势时的从容和冷静,渣滓洞的恶劣环境凸显了红色人的生存意志和行动。整个调研实践中,重庆的“红”和人大人的“红”交相辉映,“红”的精神熠熠生辉。

——丁洪梅,2018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如若不是这次调研,可能我心中的重庆被繁华的山城江景以及香浓的辣味就能填满,而此番寻访是真切地拉近了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与重庆新闻史的距离,一路走过的红岩、《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渣滓洞……,将抗战时期的办报艰辛串联,特别是最后一天烈日下总也寻而不得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或许正向我揭示此次出行的意义,即发现实地寻访历史空间的重要性,以及须好好把握和思考时代变幻中的记忆与当下的现实。

——孙彤昕,2018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此次重庆实地调研,既是对先烈革命事迹的回顾,也是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其中感触最深的是红岩革命纪念馆中的《新华日报》资料展。通过重温《新华日报》迁渝过程的图片、《新华日报》报人日常工作和生活图片,以及报人敢为“人民喉舌”不屈斗争的历史资料,我被新闻界先烈在极端艰苦环境下,坚守新闻理想,勇担救亡图存使命的精神所感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

——孙新,2018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重庆是拥有光辉革命历史的城市。这次重庆调研之行让我感受到了重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碰撞。复杂地貌并没有限制重庆的发展,反而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斗志,他们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上演了城市建设史上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新闻事业更是如此,本次调研回顾了抗战烽火中的重庆新闻事业:《新华日报》旧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旧址、白公馆关押却仍然没有停止的《挺进报》精神...都为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精神的支撑和榜样的力量。

——李璐玚,2017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此前对于重庆的认知,多来自于各类影像资料:不管是之前《山城棒棒军》中的山城、《一双绣花鞋》中的雾都,还是近来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爆火的“穿楼轻轨”、3D魔幻立体布局,重庆对我而言始终是一座神秘而神奇城市。直到这次我踏上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之旅,通过探寻一系列红色记忆,我亲身感受到了党开展革命工作的艰辛性和党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性。与此同时,我也也体验到了重庆既有从战火中走来的豪迈,又有在发展中奋进的风采。换言之,重庆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时代的活力。

——王睿路,2018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几天在重庆的集中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展览、听取讲解等形式,我对党在国统区开展革命事业及新闻工作的光辉历史有了更为直观、具体、生动、真切的感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调研经历使我认真回顾了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胜利的奋斗历程,全面学习了“红岩精神”这一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身为一名新闻学子,调研经历使我现场重温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各类壁报等党和人民喉舌的辉煌业绩,深刻领悟了党的新闻工作之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此次重庆调研是一次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专业认同的收获之行,借用老校长吴玉章先生的一句诗,个人收获可概括为:“坚持党命驻渝州,日报宣传争自由”。

——周航屹,2018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对重庆的第一印象,是影视剧《一双绣花鞋》中的茫茫雾都。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深切直观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英雄历史和革命传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回顾《新华日报》《挺进报》的历史资料,我们深刻理解了新闻事业对于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此外,陈然等多位报人在狱中展开的不屈斗争,新闻界先烈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视死如归、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也感染着我。傍晚,走在嘉陵江畔,遥望对岸渝中半岛璀璨的灯火,影视剧里的片尾曲在脑海中不断循环播放。“岁月宛如流水,江山美如画”,正是无数革命烈士、优秀报人的流血牺牲,才换来这座城市今日的和平繁荣。他们,将被岁月永远铭记。

——周佳琪,2017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70年后的今天,我走进渣滓洞监狱时依然感到毛骨悚然、震惊战栗。且不说这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只有巴掌大的窗户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甚至有的屋子都没有窗户,单单是审讯室里的老虎凳、竹签子、铁镣、手铐和监狱外的铁丝网、岗楼就已经足够触目惊心……渣滓洞内随处可见的标志牌,诉说着当年革命战士想尽一切办法抗争不屈的故事。我努力使自己镇静,希冀在监狱残骸中寻找历史的细节。劳动时所使用的工具,在狱中印刷的《挺进报》,画在墙壁上的图案,这些细节直白地告诉我,正义是永远的胜利者。虽然革命先烈们的生命极其短暂,但他们的形象却高大无比。

——周倜,2017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供稿:王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