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一带一路”国家记者在人大新闻学院(九) ——南达·拉尔·蒂瓦里

发布时间:2017-09-19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之路
——专访尼泊尔《新兴尼泊尔报》记者南达·拉尔·蒂瓦里
 
南达·拉尔·蒂瓦里(Nanda Lal Tiwari)是尼泊尔《新兴尼泊尔报》(The Rising Nepal)的一名记者,目前已从业20余年。《新兴尼泊尔报》创刊于1965年,是尼泊尔历史最悠久的国有英文日报,由尼泊尔政府任命的董事会管理,每日发行量为2.5万份,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客观的新闻、观点和分析性文章。
 
2017年2月,蒂瓦里获得推荐参加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为期10个月的记者来华交流项目。来到中国后,他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的友好、开放、创新、发展,也意识到了媒体在消除刻板印象、传达真实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此次中国之行,写出更多有关中国的稿件,让尼泊尔的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之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
南达·拉尔·蒂瓦里(以下简称“蒂”)
 
记者是全社会的老师,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记:蒂瓦里先生,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记者?
蒂:我当记者已经20余年了,而在我从事新闻事业之前,我其实是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教的只是一群学生;但是成为记者之后,我可以教更多的人。当老师是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以致用;当记者同样也可以教人——教的是普罗大众,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他们——记者就像是全社会的老师,教的是更多的人,这也是我热爱新闻的原因。
 
记:那记者这份职业能给您和社会分别带来什么?
蒂:当记者能给我带来成就感。作为一名记者,我可以走访各地,遇见不同的人,听见不同的声音。记者就是去走访、去交流、去记录,这是我的热情和兴趣所在,也是当记者带给我的收获。记者为人们带来信息,让人们知道全球在发生着什么,并且帮助政府更好地治理国家,而这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记: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记者,您对未来的记者有什么建议吗?
蒂:新闻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朝九晚五”的安稳工作不同,记者需要24小时待命,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事件发生。此外,记者必须每天收集信息,然后将其提供给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记者将遇到不同的人并要与他们联系以获得信息。向人们提供信息是记者的工作和任务,也是记者内心的准则。一旦你成为记者,你将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有益于民众的,也能促进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可能触怒一部分人,也有可能受到来自违法犯罪者的威胁。因此,记者这个职业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但如果你想寻求真相并让人们知道真相,那么你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并为之加倍努力。这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你将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你将变得非常有名,你将参与建设你的社会与国家;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一名记者,你的地位也会很高:你可以游历世界,和各种各样、上至精英下至草根的人交流——这就是机会,这一切都值得为之奋斗。如果你真的愿意接受挑战,机会就会一直存在。
南达·拉尔·蒂瓦里(右)向采访者王睿路介绍《新兴尼泊尔报》
 
 
“中国的一切都令我印象深刻”
 
记: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您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蒂: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国了。我上次来中国是5年前(2012年),那时我访问了北京和四川成都。那时候我亲眼看到了北京、看到了中国后,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此前我没有预想到中国是如此发达、干净和开放。在尼泊尔,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西方媒体,而西方媒体提供的大多是一些负面内容或是扭曲了的信息,因此我们对中国的印象仅仅局限于共产党、共产主义这样的概念,我们会觉得中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不是那么开放,也不是那么坦诚。但是当我来到这里时,我发现自己看到的一切都令我印象深刻,这里的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开放坦率。我感觉“如释重负”,因为我的所见所闻都告诉我这里与我们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国家的民众并没有可以获取这些信息的媒体,这就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误认为中国是一个偏远的社会,一成不变,总是封闭的——我认为这些是非常扭曲和错误的信息。
 
记:如果用几个词来简短地描述当今的中国,您如何将描述?
蒂:友好,开放,创新,比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发展都要好。
 
记:据我所知,在本次的项目中,您还参观访问了中国的其他地方,还有哪里让您印象深刻?
蒂: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目前去过海南、河南、安徽、福建四个省,我觉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亮点。我们去海南时得知那里以“博鳌亚洲论坛”而闻名,三亚银滩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河南则有过辉煌的历史,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我在龙门石窟看到了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像,在少林寺我观看了武术表演;安徽则以茶叶和黄山而闻名……各地异彩纷呈,十分多样化。
南达·拉尔·蒂瓦里(右二)和其他南亚东南亚记者在厦门鼓浪屿
 
 
“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之路
 
记: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今年五月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您也报道了此次论坛。尼泊尔人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
蒂:我是在两年前知道“一带一路”倡议的,当时一带一路还叫“OBOR”。尼泊尔国内则知道得更晚一些,因为当时在国内大家不大讨论这一话题;现在人们知道了,因为尼泊尔也参与其中。尼泊尔缺少基础设施,需要公路和铁路,需要发展旅游业。中国和尼泊尔是邻居,中国是尼泊尔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国,同时也是尼泊尔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已经达到十亿美元;但是尼泊尔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尼泊尔对中国出口一亿五千万美元,中国对尼泊尔出口八亿五千万美元——这是很大的贸易逆差。如果尼泊尔和中国在铁路和公路上互联,人们和贸易就可以更加自由地互相往来,我们可以更均衡地发展。
 
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我们提出了合作的五个重点(“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您看来哪一点最重要?
蒂:我认为设施联通最重要,因为如果有了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运的联通,人与人就可以互相联通,从而开始贸易。一旦开始贸易,双方将会想到自身还需要什么。所以我认为政策沟通排在设施联通之后,其他的也在设施联通之后,设施联通是其他四个合作重点的前提。
 
记:在您看来,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的共同发展是否能促进人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蒂: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人们面临着一系列关系到共同命运的议题——比如气候变化——帮你就是帮大家,这和你在哪里居住无关。在此次论坛上,习近平主席重点提了“命运共同体”:一起努力,共享利益,这确实很有“共同体”的感觉,这些倡议很有意义。但要培养这种理念并非易事,“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想提升人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都得做出贡献。如果我们想要从中受益,我们就得参与其中。
 
记:您是否认为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蒂:当然了,媒体在几乎所有的事情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媒体应该让人们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个倡议中,许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个倡议中起到领导作用,而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像尼泊尔等国家都并不发达,因此他们可能会期待一种援助来实现共同发展。这取决于中国如何提供这些援助。提供钱是有用的,但如果每个国家都要求资金援助,中国就不能一一满足了。一方面,中国不是富国,这么做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一个国家不能也不可能向其国民征税再转赠给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是“乞丐”,我们应该是合作伙伴,我们应该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做出贡献。如果我们想要设施联接,那我们应共同参与相关项目……比如,如果中尼之间要修建铁路,那么我们两国都应该坐在一起,决定尼泊尔可以为项目做出多少贡献,中国又可以对项目做出多少贡献,共同商讨项目未来进展情况。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应该是互利互惠的,而且是大家都应有所贡献的,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所强调的。
南达·拉尔·蒂瓦里(右)与采访者王睿路交流
 
 
中国-南亚合作意义深远
 
记: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中国和南亚关系的评价?
蒂:总体而言,中国和南亚的关系是积极的。印度和中国之间因为领土边界争议有一定的摩擦,除此之外,中国和南亚的关系很好。尼泊尔和中国的关系是友好而广泛的,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也不错,斯里兰卡也是如此。尽管印度想要扩大影响力,向周边国家施压,但是这些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还是很紧密,像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等国都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中国和南亚各国的贸易正在进展中,我想未来将会需要更多的设施联通。
 
记:在您看来,中国和南亚关系对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蒂:意义非常巨大。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在这个地区。如果中国和南亚能够在贫困和气候变化方面获得进步,全世界的一半人口将受益。
 
记:在今天的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领域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比如反恐、环境保护、减少贫困和气候变化等,在您看来,中国和南亚是否应该推动在这些方面的合作?
蒂:非常有必要,以减少贫困为例——减少贫困,就减少了气候变化。因为如果你很穷,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生存,为此你会做很多事情,比如以环境为代价来求发展,尽管你知道这样是不好的、不可持续的,但你必须这样做,因为你必须求生存。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关心环境问题或者气候变化,你不会关心什么是对环境有益或者有害的,因为你必须生存。所以,我认为减少贫困是重中之重。
采访结束后南达·拉尔·蒂瓦里(左三)与国新访谈组合影
 
 
指导老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任钟新教授
整理/2016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王睿路
采访/2016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陈小龙、高搏扬、王睿路、张研
编校/新闻学院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