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1-2022学年现场选拔活动在明德新闻楼三楼演播厅举行。活动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举行。下午开场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百精教授到达现场对专家们表示感谢,并鼓励同学们好好发挥,期待同学们能够有优异的表现。
经公开选拔,2020级博士生张世超、景恬、丁依然、郭慧玲,2021级博士生陈思睿、张微、陈宇恒、薛婷予,2020级硕士生米湘月、伊俊铭、丁慕涵、李曜宇,2018级本科生谢乐滋,2019级本科生吕行、王子伊、曹萩儿、张腾骅、陈瑶怡,2020级本科生李奕霏共19名同学入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将对入选培养计划的学员进行项目制管理,给予专项科研资助,优先推荐参加海外交流、联合培养学习等活动,并配备专家进行针对性的科研指导,随时关注入选者的学术进展。
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他介绍,“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鼓励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尽早走上规范的科研道路。张辉锋表示,学院将对该计划入选学员提供资源支持,期待该计划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输送更多学术人才。
新闻学院副院长韩晓宁主持本次活动,并介绍了本期学术拔尖人才选拔的基本情况。他提到,本次共有33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参加现场选拔,其中17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1名本科生,参选人数为五年以来最多。韩晓宁表示,期待更多同学参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本次选拔专家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教授担任主席。委员会成员包括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科负责人闻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丁汉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媒体融合传播系主任顾洁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张森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毛湛文副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莉副教授、陈梁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林升栋教授、王斌教授、周玉黍博士。
本次选拔采取公开面试、差额入选的形式,申请人首先进行个人研究计划阐述,随后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专家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研究计划和现场表现进行评分,遴选出最终入选者。
申请人讲述完毕后,专家委员会对同学们的现场表现进行总结点评。
闻学表示,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同学们提出的选题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有交叉的深度思考,这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与研究上的拓展,也体现了人大新闻学院在学科发展上的引领和榜样作用。
张莉表示,新闻传播学科起源于跨学科的背景之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她认为,同学们的研究选题从自身兴趣出发,涵盖范围广泛,对学科边界作出探索,值得鼓励。张莉建议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术研究中加强设计,找准适合选题的研究方法和路径,让自身的研究和思考更加成熟。
丁汉青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机制越来越成熟,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她称赞道,人大新闻学院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的研究选题丰富新颖、贴近生活,有时代价值。她建议同学们要打牢学术基础,重视前人研究,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杜智涛对同学们的研究选题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学术研究中,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研究的问题本身;要重视理论的学习,要将研究方法与理论和问题结合起来,而不要过度使用或者单纯炫耀方法,希望同学们更切实地展开学术研究。
最后,选拔专家委员会主席高贵武代表专家们对本次选拔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参与选拔的同学们展现了人大新闻学院学子的风采,显示出了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积累,希望同学们吸取评委老师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精进研究水平,提高学术能力,坚持学术道路。
为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后备力量,建立本硕博学生贯通培养机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自2017年起实施“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是第五期,累计有近80名同学入选。
(上午场次和下午场次的师生合影)
文字:肖文清 李春强 盈盈文
摄影:刘乾 邱北辰
编辑:盈盈文 王道圣
指导教师:韩晓宁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