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学习十九大精神 | 太行山成了大课堂——新闻学院开展“不忘初心”党员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13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一趟火车,一辆汽车,近1个半小时的蜿蜒山路,11月4日上午11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名教职工党员抵达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目的地:位于八百里太行山区的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

霜降过后,正是苹果成熟时节。汽车沿着山路爬坡上去,苹果林漫山遍野,红彤彤的大苹果压弯了树梢。进到村里,一溜笔直的水泥街道,整齐划一的二层楼房,很难让人想到,这是曾经“出了名”的贫困村。

上世纪80年代,岗底村160户人家690口人,全部家当是8000亩荒山,200亩山间农田,人均收入只有50元。30多年过去了,岗底村全村215户721口人,“家家有果园,户户是股东”,80%的村民住上了二层别墅和单元楼。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其中90%都来自苹果产业。“往年优中选优的精品苹果单个就能卖到近百元!”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介绍说。

在岗底村,苹果已从大家伙儿在荒山上谋生的“苦活计”变成了“新产业”。村里成立了集生产、服务、销售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并申请注册了商标。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厅里,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一箱箱农产品,记录着岗底和周边山村“趟着泥巴过河”,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路子。

“岗底村能有今天,离不开两个人,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严瑞珍教授,一位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杨双牛面对来自人民大学的教师不无激动地说。

从1985年开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严瑞珍教授走遍了沂蒙山、西双版纳、太行山、内蒙古等地。1992年,他带着学生,投入内丘县太行山脱贫与发展项目。在实地考察后,针对当地水土流失状况,项目组提出修建梯田,栽种果树、间作物,发展畜牧业。

9年间,严瑞珍教授每年都会去内丘5、6次,从群众大会上给农民讲方案,到只有3户农民跟着干,直到最后帮助1万多人解决温饱问题。看到群众收入提高了,项目组又想着把交通、供水、教育和医疗做起来。看到有的村子只想着靠办厂采矿致富,严瑞珍教授给村干部提了个醒,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严瑞珍教授带着大家伙儿栽下苹果树,李保国教授带着大家伙儿收获“金苹果”。

1996年8月,山洪暴发使岗底村山场果树遭受很大损失。随同科技救灾组来到村里,李保国教授递给杨双牛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此后,李保国教授每年有超过200天的时间都在山里“务农”。从整地种植到储藏销售,从剪枝、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他把苹果栽培分解成了128道标准化工序,对村民先集中培训再单独指导。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区多个县市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

35年扎根太行山区,李保国教授创造了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各项科研成果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没农民提供山、水、林、田、路,我哪来的科研成果?不是我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我。我农村生农村长,党把我培养成一名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在接受《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原站长刘秀礼采访时,李保国教授说。

2016年4月,李保国教授因突发心脏病离世。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批示“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沿着196级台阶拾级而上,新闻学院教职工党员来到了李保国教授纪念碑前。

“这196级台阶代表李教授1996年到岗底,而纪念碑正前方的20步台阶,是为了铭记李教授在岗底工作生活的20年,四周和甬道上伫立着的28盏灯,则寓意李教授的28项研究成果。”已留在岗底村工作的李保国教授的学生介绍。

站在李保国教授塑像前,满目都是他指导养护的生态植被,大家深受触动。

传媒经济系党支部书记李彪副教授说,李保国教授学以致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学者、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如何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中去,思考怎样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并对别人产生影响。

新闻系党支部书记唐铮副教授说,以前作为一名记者,参加过很多次“走转改”采访。而今天的学习,能用不一样的视角看到这里的变化,也能感受到两位教授对当地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很受启发。对新闻人而言,学术和实务应有更宽阔的连接和更紧密的桥梁,一方面可以学以致用,一方面去生成更先进的方法论。
史论部党支部书记王亦高老师说,岗底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正是这种改革转型带来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我们应当学习这种改革创新的勇气,克服路径依赖,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今后的工作。

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说,严瑞珍教授的学问,李保国教授的28项成果,是手上做出来的,脚下走出来的,这是新闻人需要提倡和坚持的一种方法论。岗底村群众把他们当作恩人,而他们从群众中获得力量成就了自己,这也是我们教书育人应有的感悟。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云泽、行政党支部书记甘光千、传播系党支部书记孙利军都谈到,两位教授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一心为人民谋福利,一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这种优秀品格、优良作风值得铭记和学习。

汽车驶出岗底村,手捧一本《李保国的故事》,大家看到了李保国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太行山道路不是一代人的事。靠科技的力量走好这条路,不能迈四方步,不能小步跑,要像接力赛,一棒一棒跑下去。咱这一棒跑得好,下一棒就好跑了。”

图/高红贤

文/李佳育

美编/崔煜洁

编辑/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