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人大新闻第三期学术拔尖人才选拔结束 本硕博12人入选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9-12-09    作者:黄渝婷    点击量:

 

2019年12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第三期“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集中选拔在学院演播厅举行。经公开面试,人大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泓江、王睿路,2019级博士研究生秦艺丹、凌昱、王怡溪,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静、张雪、付晓雅、高琳轩等9名同学入选。在此之前的9月11日,学院将面向本科生的学术拔尖人才选拔与推免直博生选拔活动合并进行,2016级本科生葛书润、赵家琦、林安琪等3名同学入选;连同本次集中选拔,第三期“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共入选12名同学。

 

新闻学院会对于入选本计划的同学进行项目制管理,给予专项科研资助,优先安排参加海外交流学习,并配备专家进行针对性的科研指导,随时关注入选者的学术进展。

 

 

本次集中选拔采取公开面试、差额入选、现场评分并公布结果的形式,共有12名符合报名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现场参与。申请人首先进行个人研究计划阐述,随后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最后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选拔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现场综合表现和研究计划情况进行评分,遴选出最终入选者。

 

本期选拔专家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担任主席,校外专家包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毓强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助理教授,校内专家还有新闻学院王斌教授、黄河副教授、李彪副教授、刘东副教授和闫岩副教授。

 

人大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勇教授致辞

 

 

人大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晓宁副教授主持选拔

 

 

【申请人】李泓江

【研究内容】现代新闻与生活世界关系研究

 

【申请人】王睿路

【研究内容】国家能力视角下的战略传播体系建构:接合与修正

 

【申请人】王怡溪

【研究内容】新闻生产创新型协作——国内数据新闻的生产机制研究

 

【申请人】秦艺丹

【研究内容】何以是勒庞

 

【申请人】罗诗婷

【研究内容】学术与时代: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史研究与社会发展的交光互影——基于1988——2018年新闻传播史博士学位论文的历史考察

 

【申请人】樊向宇

【研究内容】互联网传播中的平台赋能机制研究

 

【申请人】凌昱

【研究内容】比较视野下中西方“建设性新闻”研究

 

【申请人】李静

【研究内容】民国北京小报与市民生活研究(1912——1937)

 

【申请人】高琳轩

【研究内容】虚拟趣缘社群认同研究

 

【申请人】张雪

【研究内容】算法环境下网络数据分析对媒体机构新闻生产的影响

 

【申请人】邹韵婕

【研究内容】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申请人】付晓雅

【研究内容】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播真实性问题研究

 

专家现场点评

 

本期选拔专家委员会主席蔡雯教授宣布选拔结果

 

 

在集中选拔活动结束后,三位评委代表专家委员会发表了感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王洪喆:

“我是连续第三年参加选拔,因为学术含量还是实打实的,评选还是挺残酷的。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给同学建议,我通过这个环节也了解同学关心的研究和方法。前两次都有本科生,本科生做的东西更有潜力、更有热情,现在都强调要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当中来,让有学术热情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能够形成互助的团队关系,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这些方向,目前还在摸索,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参与、继续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斌:

“这是一个很好的,也是难得的锻炼场合,同学们平时的阅读、思考、写作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反馈,但今天有这么多位各个理论旨趣的、各种方法训练背景的老师在现场,比一般的学位论文答辩的规模还要大,并且是即问即答,所以要通过这个选拔是不容易的。无论同学申报的题目得到大家怎样的评价和建议,我相信经过学术碰撞之后,对每个人来讲都具有绝对值意义上的巨大提升”。

“老师们的发问会给同学多维度的启发:你的研究逻辑是不是周延、研究设计是不是严谨、研究角度是不是切实可行、研究意义是不是充分阐释出来了等等,虽然各位老师提的具体问题都不一样,但最终目标是共同的:就是希望大家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相对成熟的研究者,在学术道路上登堂入室、日益精进。只要是参与、关注了这个活动的人,一定可以从这样的‘第二课堂’获得很多常规读书、写作所得不到的‘灰色知识’,这种体验和参悟是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所必不可缺的,也是我们创办‘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闫岩:

 “总的来说,我谈两个建议:一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地关注我们这个学科中‘人’的东西,围绕社会中的“人”来提出研究问题。因为技术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还是要落脚在人的身上,社会的变化最终也是由人来创造、推动和组成的。二是,在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后,要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去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可以多读文献,多掌握方法,把脚踏在大地上,去收集真实的数据,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最后,希望人大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代代相承,像方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正把新闻学、新闻史学做成与现实结合的学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到这个学科中来。”

 

为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为有志于走上学术道路的同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自2017年起实施“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将在师资配备和学术平台方面对入选本计划的同学予以支持,并且每年提供专项科研资助。

 

2018年进行的第二期“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活动中,18位申请人中有14位入选,其中四年级本科生3名,二年级硕士研究生3名,一年级博士研究生5名,二年级博士研究生3名。2017年进行的第一期“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活动中,18位申请人中有13位入选,其中四年级本科生2名,二年级硕士研究生3名,一年级博士研究生3名,二年级博士研究生5名。

 

 

文字:黄渝婷 

图片:张瑞 郑嘉珊

编辑:吴衣巷

指导教师:孙权 吴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