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校友讲坛”第三讲在明德新闻楼演播厅举办,2003级校友、凤凰网新闻总监邵丛用鲜活的案例讲述了自己从编辑到凤凰网新闻总监的十年经历。
在凤凰网工作期间,邵丛直面新闻、直面用户,参与、策划、主持了近十年的所有大事件报道,捍卫了“大事看凤凰”的品牌形象。
第三期“校友讲坛”现场
“创办校友讲坛是为了凝炼和传承学院文化与大学精神。从人大新闻学院走出去的校友,他们所达到的高度铸就了学院办学的厚度,他们的创新发展为学院引入了活水。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生发于学院和学科固有的厚重基础之上的。当他们具备了这种厚重品质,无论面对怎样的媒介和时代变革,他们都能找到进取的方向和路径。”人大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如此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蒙彬致辞
以“信仰内容:这是最好的时代”为题,邵丛与大家分享了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做精、做活时政新闻的经验。怎么把枯燥无味的时政新闻做得好看?邵丛给出了三点建议:懂政治、精业务、肯用心。
一、懂大局:挖掘平淡内容里的万千气象
在邵丛看来,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大局意识,能够挖掘看似平淡的报道中的万千气象,“我们要清楚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我们国家的一个历史方位,包括这个时代呼唤什么,时代需要什么”。
这需要新闻从业者的长期关注与积累,“以前我认为这些新闻很枯燥,很无聊,好平淡,但是现在看并不会这么认为。我发现非常平淡的这些标题,其实里面都是气象万千”。
邵丛讲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种新闻敏感性与大局意识成就了“大事看凤凰”的形象。
2016年6月,凤凰网上线了关于中共建党95周年的专题报道《九十五岁问初心》,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历程。而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这样一个话题上,我们就有了一种同频共振的感觉。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对国家、对时代的脉络把握。”邵丛说道
二、精业务:时政新闻的多样化呈现
当对新闻报道内容有了深入理解与把握之后,如何将内容呈现给受众,便于让受众理解?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呈现与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多种可能与想象。
“如果在100年前我出一个报纸,我可能要很久才能到达读者手里,读者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互动,我都不知道。但现在我们有极其丰富的技术表现手段,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其实你在处理报道时,你就可以思考,这个报道的核心看点是什么,我应该用怎样的手段来呈现?”邵丛告诉现场的同学们。
邵丛谈技术对新闻呈现的重要性
凤凰网在新闻可视化上做了诸多创新与尝试,如大鱼漫画、深度数据报道、HTML5策划、VR策划和新闻小产品等。如大鱼漫画以漫画形式讲新闻故事,画风生动有趣,这种精心打造的优质、差异化内容推送到受众面前,不仅增强了新闻可读性,也能够带动用户的二次传播。
随着新闻消费的社交化成为新趋势,社交媒体也成为主流新闻的入口之一,凤凰网也在新闻的社交化传播做了创新尝试。如凤凰网2016年制作的美国大选实时开票产品便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朋友圈爆款”。
美国大选开票页面分为总统候选人、选举地图、各州选情三大板块,通过填票后台、开票数据库和人工填票,实现每个版块3秒数据实时刷新。在大选当天便刷爆朋友圈,8个小时获得4000万的流量,这也是2016年凤凰网单条新闻的最高记录。
三、肯用心:抓住新闻“爆款”背后的引爆点
时政新闻“做得好看”还不够,更深层次的要求是“要用心”,做到顺势而为,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挖掘用户的需求点与痛点,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报道。
2016年魏则西事件引发公众诸多讨论,而“莆田系医院”成为了事件中大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医疗问题本身是能够引发公众共情的话题,凤凰网用不到一天时间制作了莆田系医院查询工具,通过该H5产品,用户可以搜索各个城市的莆田系医院。24小时内该产品获得了1000万级流量。
邵丛认为,新闻报道要有温度、有情怀
邵丛提到,除了“抓住传播点,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去做一个优秀的产品”,做时政新闻的“用点心”还体现在构建自己的信息库,能够把握时政新闻的脉络。他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做新闻做得越久越会发现这一点,我们之所以觉得新鲜,那是因为我们还见得少。始终处在一线,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难懂、那么神秘。”
在邵丛看来,技术发展、内容分发趋势实际上为内容生产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性。同时,他也认为“业务的差异化最终还是要归到人的差异化”上,“就像匠人一样,有这么一群研究业务、琢磨业务的人”才能做到有所成。
邵丛与现场同学合影
背景信息:
邵丛,现任凤凰网新闻总监,北京市青联委员。2003年,邵丛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习,2007年毕业后加入新浪网新闻中心,2008年进入凤凰网,从编辑做起,历任新闻频道副主编、主编、新闻总监。
“校友讲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起,定期邀请新闻界校友重返母校,将自己在实践中的知名作品或者宝贵经验与新闻学子分享,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学界与新闻一线的桥梁,让同学们既立足理论,又接触实践,将人大新闻人的精神和传统薪火相传。
文/陈仪萱、韩廷宾
图/许文心、黄思琪、杨茂坤
编辑/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