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高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栏目主持人兼责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干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潜心做科研
“比较像点儿样子的学术研究,对我而言,大概是从2006年开始的。”王亦高坦陈。当年,他参加了陈力丹教授主持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过刊研究”项目。在陈教授的指引下,王亦高逐字逐句地通读了三种刊物:《新闻学论集》(18本)、《新闻学刊》(22本)与《新闻学会通讯》(约148本)。在对过刊的通读过程中,王亦高切身感受到了学术大家们的研究风范与写作风范。诸如甘惜分先生的《关于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问题》、方汉奇先生的《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陈力丹先生的《新闻学: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郭庆光先生的《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支新军:欧洲批判学派评介》、喻国明先生的《论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等文章,均令王亦高心弦为之颤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此番阅读,算得上是我的科研‘入门’。我也确实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面貌有所把握,至今受惠。”王亦高说。其实,当时不仅有阅读任务,还有访谈任务。2006至2008这几年间,王亦高分别深入采访过甘惜分、钱辛波、孙五三、郑兴东、朱向霞、何梓华等诸位老师。在文本阅读和当事人访谈的素材基础上,王亦高写出了相关研究报告。2009年11月,陈力丹教授主编的《不能忘却的1978-198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过刊》一书正式出版,全书11章,其中有3章的初稿是王亦高撰写的。
“中国新闻传播学过刊研究”对王亦高的影响十分巨大。在研究中,曾经接触过的若干主题——也就是学术前辈们热烈讨论的各色话题,很自然地成为了王亦高开展自身科研工作的“线索”或“契机”,譬如新闻真实、广告与新闻、新闻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主题。自2010年后,这些看似较为分散的研究主题又被王亦高力图归纳到“新闻职业精神”这一总的研究主题之下进行审视,并加以更为全面的概括。2015年,王亦高带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刘东倩所做的硕士论文也与新闻职业精神有关,主题是“转型中的媒体人职业意识”。作为新晋硕士生导师,这一论文指导工作对王亦高来说无疑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新闻职业精神的相关研究,尤其考虑到高级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与大背景,确实应该是未来新闻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我也愿意继续在这个主题上努力。”王亦高说。
王亦高不仅关注新闻学理论,对传播学理论也尤其关注。从2005年开始,以第一校译的身份,王亦高组织团队翻译了美国著名传播学教材、篇幅长达110万字的《大众传播媒介(第7版)》(原作者维维安,第一译者顾宜凡,责任编辑诸葛蔚东)一书。翻译过程十分艰辛,前后历时5年,来回校译8遍,译稿最终于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王亦高回忆当初,仍感唏嘘:“译稿正式出版前的那种感觉,几乎可以用‘灼烧’这个词儿来形容。5年译了1本书出来,学术翻译工作太不容易了。我要特别感谢翻译团队,同时谢谢顾宜凡与诸葛蔚东二位先生的宽容。”然而,无论当时情形如何,翻译工作还是令王亦高对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萌发了巨大兴趣。在其后的更为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传播学中的符号学理论尤其吸引住了王亦高的目光。相较而言,符号学是个晦涩的学术传统,它发轫于语言学,又与广义的文化研究相勾连,几乎无所不包。王亦高希图在符号学理论方面有所建树,显然是需要学术勇气与学术毅力的。2012年,王亦高正式出版符号学专著《在时间中聆听》,算是交上了一份学术答卷,虽然他自己感觉并不满意。“毕竟太稚嫩了”,他甚至有些忧郁地评价道。截至2016年11月,王亦高正式出版学术(独)专著2部,学术(合)著作1部,学术(合)译作2部,文化普及(合)著作4部,中国知网(CNKI)收录王亦高各类文章计39篇。
用心搞教学
从正式评定讲师开始算起,王亦高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度过了6个年头。在这6年之间,王亦高一直将课堂教学放在工作首位,这一点从未动摇。王亦高特别谈到,大学课堂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不能小视;课下认真备课,课上认真讲课,这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王亦高说,有个叫吴尔敦的法国人,写过一本名叫《信息不等于传播》的书,书里讲:“人们对学校、对教师的崇敬之情从来都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们始终都明白,教育最根本的理念超越信息和知识,需要通过活生生的人们之间的复杂对话才能实现。”这句话曾给王亦高很大鼓舞,一方面他感觉自己从事的原来是如此受人崇敬的职业,另一方面他感觉自己更不能也不该辜负这份职业。
据人大教务处的最新信息显示,王亦高本人目前正在申请参评2016-2017学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而他之所以有资格参评,是因为之前几年的教学评估成绩确实较为突出。“特别是2014年的春天,我开设了全校范围内的通识大讲堂,讲的是‘传播理论基础’,学期末的教学评估得分是98.88分。这个班的学生有170多位,而且是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话,这个可算一个。”王亦高满心喜悦地说。王亦高同时还是人大新闻学院派驻人大苏州中法学院授课的专业教师之一,讲的依然是传播学理论兼新闻学理论,他在苏州的评估成绩也不算低。
那么,究竟该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呢?王亦高自己总结了几条,譬如:教学大纲要事先备好,教学过程中切忌完完全全的“一言堂”,学生指出的缺点或不足要虚心接受,理论内容必须联系若干生活实例来予以解释,等等。
诚心当主任
王亦高同时是2013-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获得者。“班主任,那也是主任啊,是不是?管好多事儿呢!”王亦高笑着说。他所带的本科班则于2015年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示范班集体”称号。2016年的他,刚刚送走了一个本科班,又被学院委派继续当一个硕士班的班主任。“我真心热爱教育工作,我特别希望把工作做好,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或是班主任工作。”王亦高如是说,眼中光彩流溢,“与学生们在一起,会永葆蓬勃之心,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