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第三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召开 探讨新时代新闻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5-09    作者: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界对新闻舆论的研究与交流,2023年5月6日至7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单位组织召开第三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以“新时代新闻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新时代舆论生态与国家治理创新、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周勇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闻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的时代方向。回望百年峥嵘历史,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始终在传承中不息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周勇表示,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会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理论创新和新闻舆论工作提供重要助力。最后,他对嘉宾们在本次论坛中的思维碰撞和视野创新表达了期待。

胡正荣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众多议题都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未来息息相关,也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环境、政策、社会等层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他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总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并进一步作出了新闻传播学科视域下的解读。胡正荣表示,本次论坛主题深刻重大、各代人才齐聚一堂,对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进步具有深刻意义。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四川大学讲席教授陈力丹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新闻学分论》工作进展作了分享。他详细梳理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编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闻工作论述的历史传统、编写团队、问题与处理方式、教材编写意义等。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新闻学分论》从原典源头入手,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做了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郑保卫将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总结为四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成果和理论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总结集成,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人类文明思想中关于中国新闻思想史的成果标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尹韵公回顾了郭嵩焘、梁启超等人对当时中国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探索与坚定选择,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重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征程,指出了先贤思考对当今现代化研究的深远启示。他认为,历史证明了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不只定于西方一尊,我们应当更加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程曼丽以《社会主义国家传播的理论基础——列宁的国家理论和时代理论》为题,梳理了列宁的国家理论和时代理论的内涵,肯定了列宁的理论思想对马恩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划时代贡献,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理论意义:第一,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及其传播基础;第二,集中反映了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面临的复杂局势和战略上的需要;第三,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传播思想,对今天仍具有深远启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雷跃捷以《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为题,回顾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的历史逻辑,分析了话语体系与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在方法论上既要立足中国视角,又要衔接世界认知,要不断加快自主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以回应目前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话语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从政治和民意的概念出发,阐释民意调查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全球民意与国际政治,介绍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创制全球民意指数的生动实践。他指出,国际政治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国家的利益和民意。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全球民意拓展国际政治空间:一是立足于全球民意,确定我们的国家战略和传播策略;二是顺应民意、引领民意、尊重民意,但也不盲从民意;三是拓展国际政治空间,精确掌握全球民意的动态,获得民意支持,巩固国际权力基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张涛甫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逻辑,强调“联通民意”这一关键词。他将建党百年分为四个阶段:革命三十年,笔杆子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建国三十年,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来自人民的认同,实现了思想凝聚;改革三十年,主流意识形态开始转型,也开始出现悬空和分化异构的问题;而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社会共识缺乏之困局,从顶层设计、主流媒体引导、网络治理、国际对话等层面展开工作。不同时代的特点和规律不同,但以民心为基础打造同心圆,始终是重塑认同的重要路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强月新就“新闻传播学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构建”进行分享。他表示,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构建的基本依据是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他提出,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构建共五大板块,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讲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总目标;第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和方法为五大基本要求;第三,以党史国情等为基本要素;第四,以课程实验、社会实践、媒体实训为三大教学策略;第五,以人才培养水平为教学评价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李本乾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模式和实践,用具体数据说明了目前我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困局。他指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下,找到中外共同点并往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是解决中外受众差异性的有效路径。通过分享在华留学生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国际科技传播学会会议申报过程、奥运会宣传片等案例,李本乾阐述了在国际传播中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转型之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陈刚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出发,强调了加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表示,新闻传播学科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核心,以标志性概念为支撑,以中国实践和技术逻辑的提炼为基础;同时加强数字传播的理论方法创新,推进学术研究方法适应技术变化,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筑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周庆安在党的二十大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语境下,强调了在学科体系当中建立全媒体环境下新型舆论观的重要性。基于此,他归纳出“观念、现象、思潮、时间、技术”五个关键词,提出要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构建舆论观教育的有效情境、结构体系、实践课堂,参与社会舆论的塑造和引导工作,理解新技术对舆论塑造的影响,实现与新技术的对话。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支庭荣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关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关键问题的思考。第一,相比于软实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多强调硬实力;第二,与时间相比,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多是基于空间的体系;第三,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路径要从物理学的路径发展为生物学的路径;第四,我国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应该内在于社会,嵌入社会治理的进程并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韦路分析了近四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国际学术场域所拥有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导力和学术传播力,并针对如何在全球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第一,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第二,优化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话语的传播政策;第三,重塑国际学术出版体系;第四,建立基于全球学术共同体的开放出版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明新从以文化人、以德立人的思想背景出发,分享了“三全四融四用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其中,“三全”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四融”指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实现四个融入,包括融入国家战略、融入经典文献、融入行业前沿、融入中西比较;“四用”指四个用好,包括用好体系化的案例,用好先进技术、用好智慧教室、用好教学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宋健林以自主知识体系的视角重新审视党报理论,提出延安党报理论的中国化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图谱意义上的中国式继承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成功实践和经典样本。他认为,当前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有历史的思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同时要扎根实践、立足学术学理,在追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中,创造面向全人类的思想史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中国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李斌以“尊重新闻规律,创新经营理念”为题,总结了《新莱茵报》的探索和创新。他指出,《新莱茵报》对报纸的内在规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将尊重规律和创新实践作为办报理念,是《新莱茵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与当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一脉相承,通过对《新莱茵报》的解读,我们可以对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主办。7日下午,本届研讨会举办了3场主题论坛和5场学术分论坛,主题论坛包括“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学术期刊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红色新闻教育论坛”,学术分论坛包括“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历史经验学术论坛”“新时代舆论生态与国家治理创新学术论坛”“新时代新媒体发展和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论坛”“博士生论坛”和“硕士生论坛”,与会师生分别围绕各自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与研究。自2021年开始,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先后召开“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舆论思想”等主题学术会议。本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的生动写照,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新时代中国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