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未来传播学堂海外游学纪 | 姚婧颐:透过另一种文化,重审自我

发布时间:2018-06-21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编者按

未来传播学堂成立于2016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共同打造,探索培养数字传播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紧扣“科技、创意、领导力”的理念,初步形成了“以数字传播为核心、以跨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国际化为依托”的办学特色,是以“项目—任务”“兴趣—专长”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作为学堂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学期共有23名学员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交流学习。在一学期的交换过程中,从起初的“文化休克”到逐渐适应,每个学员有着怎样的体验、感知、思考、收获?鉴于此,特推出“未来传播学堂海外游学纪”栏目,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

 

姚婧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15级本科广告学专业 未来传播学堂第一届学员

 

“ 初到纽约时,内心总有一种割裂感,这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文化冲击”,更多的可能是归属感的缺失。身边的人总是用简单的话语来劝我:“一开始都是这样,慢慢就会适应了。”也许是过程中的复杂感受难以言表,他们习惯性地以这样一句劝慰,来终止进一步的对话。但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慢慢适应”的,又究竟适应了什么?在苦苦思索却又难以得到明确答案的情况下,我开始尝试自己寻找答案。”

 

重新定义自我

“了解不同的文化,不仅能够使我们相互理解,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自己从属的文化。”这是文化心理学教授第一堂课上提到的,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教授还说,当你只了解一种文化时,你其实对它依然一无所知。只有当你感受到第二种甚至更多种文化时,你才会突然体会到,“这,就是我的文化”。就像海里的鱼意识不到水的存在,直到它跃出水面,感受过空气的干燥。

我选修了一些与文化、心理相关的课程,教授们讲课时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比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独立的社会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与身边人的相处模式,曾经令我困惑的人际问题似乎也有了些许答案。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边界划分: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因此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是分明的;而东方文化多强调集体的和谐,自我与亲近之人的边界是交叠的,也就是说把他人的一部分划入自我的范畴,形成一个整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关系社会”,正是对此的形象概括。

在了解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正在重新认识自我。一来,区分自己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加深了自我概念的认知。二来,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也发现自己原本不明显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放大。比如,面对陌生事物的怯懦;比如,不服输的据理力争。

 

寻找归属感

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是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是让自己能够更快适应新环境、调整心情的有效策略。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爱社交的人,怠于参加各种形式的聚会,只想呆在自己的核心小圈子当中。然而,当我身处一个连交流都不算顺畅的环境中,孤独感促使我走出一个人的领域,迫切地寻找新的归属感。

于是,我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和他们一起度过了第一个不归的春节。

与社团的小伙伴们一起跨年

 

开学的第一个月,我通过面试,加入了哥大ISPA(International Students Psychology Association)。因为有些朋辈咨询师的经验,被推荐成为这一学期朋辈互助小组的facilitator。这是一个由哥大的中国留学生组成的心理社团,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并为漂洋过海来求学的中国学生提供帮助和心理支持,跟人大的朋辈互助非常相似。在这里,我延续了在朋辈所做的事: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烦恼。更重要的是,我自身也获得了来自社团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在这里寻找到了第一份归属感。

社团成员大多在哥大TC攻读心理学或教育学硕士,我从这群小哥哥小姐姐分享的经历中,获得了很多对于未来规划的启发。同时,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两种特质:自我探索和包容。前者是指他们能够坦诚地自我剖析,后者是指对彼此的经历与观点的尊重与接纳,表达态度,但不随意评判。

我知道有人会说,既然出国学习,就应该多跟外国同学交流,甚至有人提倡坚持与所有人用英文交流。可是,只有真正身处其中,我才理解了这有多困难。或许你们可以成为朋友,但一两份友情是不足以凝聚成对于另一个群体的归属感的。这不只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文化身份的差异。

琵琶与书法分享会

 

新的“意识”

在纽约待了一段时间,我开始培养起了一些新的“意识”。

首先是关于性别及性别不平等的意识。在选修的一门“工作与性别”课程中,大量关于工作中性别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和理论,让我真实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里所提及的性别不仅限于男性和女性,还包括变性人等少数群体;所提及的工作也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将工作分门别类,分别探究不同类型工作中的性别差异;所涉及的不平等不只是招聘、工资和升职机会中的不平等,而是从社会化之初的差异对待开始追溯。我原本相信,虽然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是应当被杜绝的,但不可否认两性天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而,这门课告诉我,社会化及刻板印象的影响,远比生理差异的影响大得多。

Sociology of Work and Gender 课堂

 

然后是关于学术严谨和规范的意识。如果不是学术期刊发表和学位论文,国内对于规范化引用他人观点的要求是相对宽松的,特别是对课程作业的要求。在哥大的一篇论文作业,以一个惨不忍睹的成绩为我敲响了这一警钟。虽然知道如何引用,但或许是松懈惯了,并未发现自己遗漏了两三处,且理所应当地认为《论语》《易经》等古代典籍不用加入参考文献,只在文中说明出处即可。过于关注阐明观点,而忽略了细节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使得最终观点的成立也受到了质疑,这一次的教训让我牢牢地记住了如何正确地做学术。虽然遗憾于成绩的不理想,但我更庆幸于问题的发现为时不晚。

 

校正留学期待

出国前,我对美国的大学抱有极高的期待和敬畏。真实体验后,不切实际的期待归于平常,却又产生了一股小小的骄傲。实话实说,这次交换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全新的知识,但也让我明白了人大的教师们其实不遑多让。

更大的不同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哥大教授对于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更加详细明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对于阅读量的要求也更大。最令我感受深刻的,还是课堂上对于原文献的回归。在国内,第一节课便将每一节课的规划尽数告知学生的老师着实不多。而且,从阅读量上来看,很多教师对同学们还是心软的,加上很多原文献是英文文献,更是减少了回归原文的环节。

文化心理学小组展示:Diversity in Private Primary School

 

这一次宝贵的交换经历,让我校正了对留学的期待。如果单纯为了学习实用知识,国内优秀的大学足以满足需求。出国留学带来的最大收获,或许正是对于不同社会及文化的体验。走出去,看看自己在更大的舞台上身处何处,重新审视自我。学会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交流、理解和包容,然后回过头,明白自己能为脚下的土地做点儿什么,又要如何去行动。

 

供稿/姚婧颐

编辑/王涵

校对/王悦 徐雷鹏 张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