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会议 | 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共议 万物互联与泛媒介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发布时间:2018-10-26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2018年10月13日,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会议(2018)暨2018中国传播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在大数据、智能化、全连接技术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和引领传播与传媒业界的整体性变革?本次会议以“万物互联与泛媒介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为主题展开探讨。

 

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共同发起,来自海内外13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学者、师生参加。

 

 

 主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刘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全球万物互联和泛媒介时代正在到来,新闻传播教育再度面临重大变革和调整。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新闻传播教育界在观念、目标、内容、路径等方面已经开始做出调整,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但在微观和细节的修补与优化方面难以适应和引领传播传媒业界的整体性变革,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战略性、系统化重构。期待各位院长、专家各抒己见、各展优势,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发展进步,建言献策,共谋未来。

 

【致欢迎辞】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周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分别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致辞,18位海内外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就大会主题分享了观点和经验。

 

主持人

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授

 

【主持人】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国斌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以传播的概念理解交流这一传统提法是追求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当前新闻体制以及传播学教育在增强人文主义价值和人类多样性方面做的还不够。他认为,communication可以译为通学或者相通之学,可以把传播看作是一种翻译,以不同的观点或者说以追求差异性的意图从事翻译。作为一个译者会重视差异性的价值,接纳人类之间这种不同的观点,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了解其他人,我们的研究目的就对于自己和对于公众来说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而不仅仅是追求自我的一个学术成绩。

 

【作为翻译的传播和知识生产

杨国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副院长玛利亚·莱恩-里奥斯教授介绍了其所在学院的发展策略。考虑到技术的成本,以及技术变化过快的因素,学院不会在技术上而是主要在学生培训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与业界伙伴一起联手培训,帮助学生熟练使用最新的技术,关注点是最佳案例和操作方式。其中提到一个移动新闻源项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比如说用VR来进行影片的制作,让学生知道哪些故事通过这个技术的讲述方式是最好的,如何更好地去分享这些故事。

 

应对持续性变革--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与课程设计

玛利亚·莱恩 - 里奥斯,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副院长,公共关系研究教授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从1997年传播学学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至今的20年发展历程,并从传播理论概念的深化、路径的多元化、研究领域的拓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与拓展。

 

对于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学方法创新,熊澄宇教授认为有四个角度:一是经典仍然是经典,很多方法是不可替代的,例如随机抽样、样本代表、经典实验、因果关系;二是大数据对传统方法的变革、融合更新;三是计算及传播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四是认知传播学的范式创新。他还提出10个当前传播学学术前沿:元传播,关于传播的传播研究;传播大数据的伦理和规范;社交媒体和政治信息的寻找、接收和使用研究;算法推荐和公民媒介素养研究;社交媒体和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传播研究;传播和社会分层研究;社交媒体和公共传播研究;社会真实的多重结构研究;传播、文化和日常生活研究;传播话语和权力、货币逻辑的博弈研究。

 

定位与拓展:中国传播学发展20年】

熊澄宇,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领军学者、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在报告中将华科大模式内涵归纳为:自主办学,教授治院;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物质强基,文化铸魂。华科新闻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学科和专业主体的重要性,拥有独立学科建制,与业界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教授治院是华科大一个重要的传统,在学院治理中,由教授兼任的系主任或院长对学院的发展承担了特别重要的责任。他还提到,在硬件上,华科大为每位教师配有独立的工作室,在文化建设上,华科大普遍坚持敢于竞争的精神。

 

解读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张昆,华中科技大学领军学者、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提出,新闻传播专业的挑战来源于专业知识体系、行业实践、新闻传播教育三个层面。重塑新闻专业框架,首先是要回归到对信息和人的这个元命题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展开知识逻辑,改变游牧化的知识生产逻辑,确定问题桩,打造知识语法,确立理论逻辑,奠定价值脉络,提升范式硬度,重回新闻传播知识地图。其次是人才培养非常迫切,学校、市场对于目前的培养机制都不满意。他认为,我们不能一味求新,需要思考如何确定新闻传播的方向,在价值层面、知识层面,包括人才能力方面,思考究竟如何来出发,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勾勒确立教育方向。

 

重塑新闻传播专业框架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教学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还是实验教学?从新闻传播学科来看,随着技术发展,计算传播学和工科的介入,相对以往一般谈的是实践教学,现在更多的是实验教学。二是实验教学要规范还是创新?当前新闻传播学科实验教学规范性上不足,首先需要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三是要共性还是要个性?从2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来看,从实验的理论到手段再到考核都非常相似。他认为共性是需要的,但尤其需要个性,这与学校的个性、学科特点,甚至与其行业和区域都有关。

 

实践教学三问

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汤姆·赖克特教授分享了该校跨学院和跨学科合作经验。南卡罗来纳大学将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和大众传播以及新闻教育包括在一起,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要确保学生能够与数据打交道,并且有很多方式与信息进行接触。其目标就是使得这两个学院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提供数据科学信息,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方面给学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数字技术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汤姆·赖克特,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和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蒋晓丽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从知识图谱概念理解万物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协作化、集成式、流动式的理念。协作化就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不能画地为牢、做独行侠,而是要在知识的谱系当中实现结合和功能增值;集成式,即原来的分散的知识碎片需要有机整合,形成可交互的系统;流动式,是指知识图谱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灵活的、因地制宜的、与时俱进的。万物互联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理应是协同化的、资源互通有无的传播体系,通过课程模块的组合方式来形成优势和特色,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互为印证,共同建构极具张力的、包容开放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模式。

 

知识更新与视界融合 - 谈万物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蒋晓丽,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何苏六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媒介业态对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困扰。他指出,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其方法、学科、知识的谱系,包括研究范式,被颠覆或者说被牵引了。他以纪录片教学为例,在关于类型和边界的研讨中,各方业界人士很难有一个共同的焦点,问题在于每一个主体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他认为,现在中国媒介的业态给媒体实践以及研究带来很多内容,却使得教育产生很多困惑和困境,因为研究和教学的角度很不一样。

 

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谱系重建与范式创新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表示,与会学者的每一个观点都像一盏灯,希望在新闻教育界点一盏灯,往上走照亮社会认同、国家正义、人类文明教育的真问题和大问题,往下走照亮人,照亮人的存在。他在报告中谈到,当今的技术变革使得新闻传播学科的合法性和专业主体性更为重要,而这恰恰表现在学科的敞开性上。新闻传播教育创新,首先要对内重构,实现专业融通,不再区隔专业壁垒,由专业方向转向兴趣专长的项目任务培养机制;对外拓展,跨学科、跨界、跨文化,按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培养;此外,应着眼于培养人的高贵的心智和美感。按照路径构想,人大新闻学院已启动实施多项人才培养路径构想行动计划,目前正在筹办面向本科的全英文国际新闻传播教学,以及面向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战略传播课程包。

 

【致辞】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起步较晚;资源奇缺;动力不足;参差不齐。对此他提出发展建议:第一,要依靠自身努力,民族地区新闻院校不能等靠要,要振奋精神,增强自信;第二,要实现内涵发展,要练好内功,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整合内部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例如在广西大学建立了东盟研究中心和气候与健康研究中心;第三,要争取外部资源,实现部校共建,扩大对口资源,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抱团取暖。

 

对我国民族地区新闻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郑保卫,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在报告中从市场受众、内容生产、商业运营与技术平台四个方面探讨香港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并介绍了香港高校数字化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结论指出,香港传统媒体的数字转型进展较慢、不少媒体机构都缺乏长远的数字媒体发展战略;媒体对新技术的采纳态度主要趋于保守;大多数媒体仍依赖传统广告;香港高校可协助媒体进行数字转型。同时,香港传媒院校也积极加强与媒体业界的联系,在课程上反应业界的实际需求,针对传媒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研究,并提供可行解决建议。

 

香港数码媒体发展趋势及对新闻教育影响

黄煜,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教授提出,在当前媒介转型中,报考广告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对广告学科应该更加重视。同时,从产业需求、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广告学科教育需要创新和变化。为此,必须要培养具有批判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具备系统的数字化思维能力,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市场策略的把握和洞察能力,动态试错能力,全天候、规模化、个性化的内容创意生产能力,品效合一的综合能力,管理协调能力。

 

广告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创新

陈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

 

加尼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主任拉勒米·泰勒副教授报告中指出,当前时代,每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同时都是媒体内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不管是作为未来的新闻人,还是广告人,或者仅仅作为消费者,媒体素养都必不可少。他认为,在泛媒体时期,有两项技能对于学生培育媒体素养是重要的:第一个是一体化的信息,当我们在获取信息相冲突时,需要评估这一条信息的质量,从多个来源进行信息对照;第二个便是数据研究技能,以面对未来巨大的信息增量。

 

泛媒体化媒介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拉勒米·泰勒,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国际学生比例偏低,课程过时,就业局限,国际教师数量较少,国际论文发表较少,国际交流水平较低等六方面。他还提出整体推进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七个方面措施,包括提高生源质量,特别是体现国别多元性,增加发达国家留学生数量;进一步加大外籍教师比重和待遇;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到全球性的媒介和组织实践;开展更高层面的交流合作,如国际期刊的合作;增设英文课程,体现全球视野;增强规范研究方法的训练,在研究中强调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弥补国际发表的短板;进一步提升硬件和软件环境。

 

关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韦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问题:新闻学是谁的新闻学?世界各国有几种新闻学?中国新闻学怎样与世界交流?他认为,新闻学者的新闻学,是学术共同构建的,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闻界生动的实践,但肯定不是代表全社会共识的新闻学,新闻学也不一定代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者说人类共同体关于新闻舆论的判断、认知和价值体系。世界上不只有西方新闻学,不只有中国新闻学,可以有多种路径多种探索,不应该厚此薄彼。我们尊敬西方新闻学对人类知识的贡献,但是反对神化,中国新闻学并非要推广到全世界,最重要是办好自己的事,为中国的新闻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新闻学与世界的交流

支庭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指出,从全球传媒发展状况看,过去的国际传播实际上是两国传播,英国和美国的媒体占到多数。如今他国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俄罗斯、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成为国际媒体非常重要的声音,而中国更在事实上引领新全球化。他提出,以往的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种“化全球”,现在我们提倡得更多的是交流。在新全球化时代,重构新闻传播教育,要把新闻传播教育从目前所谓的培训技能的中心,变成创新和战略传播的新的增长点;要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去西方化,借助“一带一路”机遇,联合各个国家和地区重构一个新的不同以往的传播教育体系;应该通过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出具备全球胜任力和跨文化传播沟通能力的人。

 

新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路径重构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姗姗教授在报告中提出,新闻传播专业从业人员必须要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如经济、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在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中融入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能够具有更合理的知识架构,来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关键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拥有多学科的素养,多模式的素养,计算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素养。

 

把握技术,打破思维----传播教育和研究的跨学科探索

林珊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主论坛现场

 

会议合影

 

 分论坛

 

当天下午,与会人士展开了14场分论坛研讨,讨论议题包括:

 
 
 
 
 

新闻教育的守望与重构    

媒体融合与教育创新    

传播学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    

新媒体伦理规范与传播教育调适    

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网络舆论传播研究    

广告与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传播效果实证研究    

媒介融合与城市传播    

传播理论与传播思想史研究    

媒介素养与传媒规制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    

传媒经济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    

中国近当代新闻传播史

 
 
 

 

分论坛现场

 闭幕式 

分论坛总结与大会闭幕式当晚在新闻学院演播厅举行,由胡百精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总结了发言情况,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对论坛发言及投稿论文作点评,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曙光教授介绍论文评奖情况,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作总结发言,并宣布2019年中国传播学论坛将在河北大学举办。

 

闭幕式

 

本次大会收到89篇论文,选题体现了中国传播学学科传统的连续性以及延展性、前沿性。共有9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附:优秀论文

一等奖

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陈超、硕士研究生徐杰及王蕊《媒体使用结构与线上政治参与:基于TC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

 

二等奖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张虹《源流与趋向:新媒介研究史论要》

3.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葛明驷、硕士生谢雪玲《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粹主义泛起与网络舆论治理模式重构》

4.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周颖《突破对立:基于西方镜像的亚洲传播新框架》

 

三等奖

5.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师蔡一村《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行动动员机制——基于“3·18反服贸运动”的个案研究》

6.云南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李凤萍《知沟假说研究的路径与困境及其转向》

7.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茜《算法化公共领域:基于新浪微博“热搜榜”的分析与反思》

8.安徽大学讲师徐天博《“后真相”时代的真相何以可能?——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

9.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吴福仲的《不平等的再生产:职业如何影响文化消费?——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文字/ 李绍平

图片/杨瑾、王嘉敏、徐辰烨、乌衣巷

GIF/乌衣巷

编辑/ 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