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家治理与舆论研究院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以“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第42期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马克思主义+”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为本次深研会提供了项目支持。
本次深研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许向东主持。会上,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本院新闻实务课程的骨干教师一同就如何进行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讨,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新闻实务课程改革,构筑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互动共促的新平台提供新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教授在开幕式上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才培养、如何促进学科发展是重要课题,这也需要新闻实务课程改革的推动。她指出,人大新闻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新闻系更是新闻学院的第一大系,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依然需要去吸纳业界、兄弟院校好的经验,才能使新闻实务课程的改革探索走得更远更好。她希望在本次深研会中,能与学界业界实现深度沟通,共同助力新闻实务教学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新闻学院的学生走向新闻传播的主战场离不开新闻实务教育。他表示,现阶段新闻实务教育面临着三个变化;一是技术的变化使新闻信息更加泛化;二是应用场景的变化引起了泛就业状态;三是社会需求变化要求改革新闻实务教育。周院长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要进行体系化的课程改革,既有包容又有所坚守;二是实务课的改革离不开研究;三是实务课的改革是开放的,应当与业界和社会的变化相结合。最后,他希望新闻实务课程的改革能在此次深研会之后推动落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唐铮通过对全国36家新闻院校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当下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向。她认为,市场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交叉型人才,这就对当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高校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人才应该从完善课程设置、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媒体高校加强共建、借助社会力量四个方面入手。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刘晓鹏从社会和媒体行业的变化角度,提出了新闻教育正面临着传播渠道泛化、用户接收内容门槛提高、人与机器的协同对内容生产提出新的需求三个挑战。他还指出,从内容生产者到传播运营者是新闻从业者的迭代,这不仅是理念的迭代、视野的迭代,也是技能与策略的迭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沁教授从融媒技术的发展视角切入,考察了融合新闻、融合文化对新闻实践的影响,并论证了融合新闻学教学的合理性,指出需要拆解学科边界,重构学科知识图谱。在新文科视野下,融合新闻学需要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李沁认为,融合新闻推动了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的变革,重新定义信息和转换的技术,关注认知失谐和认知流动性的变化。
新京报总编辑李海作为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对新闻一线人才需求的变化。当下新闻一线需要的人才需要与媒体产品、媒体气质、媒体策略相适应。他认为对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涉及到的是人、制度和文化的变化,需要时刻保有对人才的危机感,从制度设计层面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给人才成长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翁昌寿从机器人写作的微观视角,探讨了业界实践对新闻业务教学的影响。他从创新驱动的视角梳理了机器人写作的发展历程,并将学界对机器人写作的不同态度归纳为焦虑派、乐观派、风险派。他认为业务教学需要面向人机内容生态,注意借鉴、升维、增量、创新,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跟进力、洞察力。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融媒主编秦珍子通过讲述她丰富的带实习生经历,论证了新闻专业人才的通识与常识同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厚度成正比。她从一个特稿编辑的角度出发,指出通识教育和新闻常识的重要性,认为业界需要的是对新闻、对深度报道有热情、拥有广博的知识力和写作能力的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潘文静从全球事实核查的趋势着手,援引学界和业界专家对事实核查的共识,指出目前事实核查教学的操作层面缺乏清晰认知的问题。她结合课程目标,论证了事实核查的重要性,并简述了事实核查的内容与流程。她认为,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批判、避免“垃圾信息”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方洁基于RUC新闻坊的实践故事,探讨一位新闻实务教师的媒介素养。她认为,一个新闻实务教师需要学习各种新媒体和新闻写作相关的知识,要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敏感,学会和年轻人沟通,怀揣理想,脚踏实地,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用理想让社会更美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许颖通过分享德意法等国新闻实务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她指出,虽然各高校的新闻业务课程各有特色,但是其共性在于强化新闻业务教育的核心,注重回归本源。好的新闻业务教育是培养掌握新闻传播核心理念与技能,并能快速适应业界不断变化的人才。我们可以借鉴欧洲的业务课程理念,树立大传播观,重视与实践结合,并引进业界力量建设新闻传播专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徐笛以复旦数据类课程的建设为主题探讨了文理跨学科融合培养方式。她介绍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数据类课程,以文理跨学科融合培养为核心,通过文理交叉融合、教学实践融合、学界业界融合和思政育人融合四个路径,来促进新文科特色课程建设。她指出,复旦新闻学院数据类课程使数据新闻成为观察社会的一种新方式,成为撬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路径。
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海明从技术和教育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媒体融合时代的课媒融合之道。他通过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出的一系列“课程化媒体”产品,详细说明了“课程化媒体”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业界动态相结合的,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静态的理论知识变成“媒体产品”。他还指出可以通过先做传媒类“综合性媒体”,或者鼓励学生将具体的“课程媒体”作为深耕细作的“自留地”来解决探索中存在的“连续性”割裂问题。
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从学科焦虑切入,探讨了新闻专业泛就业取向与可适配的核心知识。他指出无论是新闻学院的学生、还是课程设置和新闻院校研讨会主题,都反映出新闻学科的结构性焦虑。他认为,这种专业不自信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缺乏了人文的发力点,二是缺乏灵魂和内涵,三是缺乏学问,四是缺乏公共适配性。对此,他提出新闻学院要让学生掌握可适配的通用能力,即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新京报总编室主任刘国良关注了纸媒转型中融合人才培养的难点及对策。他指出,纸媒转型也面临着人才困境,一方面,既有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纸媒的新人招聘补充乏善可陈。刘国良指出,纸媒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人才流失,其影响因素包括纸媒转型融合出路不清晰、职业价值感下滑以及难以获得体面收入等。他表示,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应多措并举让人才“养得起、留得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杨奇光结合新闻评论课程,讨论了数字时代评论课程的建设创新与价值引领。他在中国特色新闻学、“马克思主义+”背景下提出新闻评论价值引领的可能路径:一是将公共价值纳入到评论价值判断的体系,二是将是否具备沟通性和共情性作为价值判断依据,三是突出价值判断促进社会治理的现实效用。他认为,从历史、实践和观念的层面出发,从本质、认知和对话的角度思考,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新闻评论的公共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务科长罗雪蕾聚焦了全媒体新闻传播实验室教学改革路径。她指出,当前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是与实务教学紧密相连的实验教学、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和最新媒介技术与新闻生产的研发。她提出,与实务教学紧密相关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此需要从课程和平台层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以教学目标调整为起点进行对内重构;以项目化、单元化为手段进行对外协作;把工具平台作为实验教学平台的新职能。
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自2018年始,人大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讨。
文字:苏娟 唐丽
图片:张腾骅
编辑:盈盈文 王道圣
指导教师:徐向东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