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扎实和勤奋是成长的捷径——访新闻系方汉奇教授

发布时间:2016-12-16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编者按:方汉奇老师九十寿辰之际,学院老师推荐旧文,录此以贺。

 

 

环壁皆书也。一走进方汉奇教授的书房,便有一种知识无涯、生命有限的紧迫感。

一摞一摞的书籍、材料,把他堆在书桌旁,正是新春假日风光清丽之时,方汉奇老师却埋头伏案。无暇他顾。我们的心头又不禁为之一震。

方汉奇教授是新闻系新闻事业史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研究。数十年来,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总结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在这块荒滩上勤奋耕耘,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复校以来,他著述的教材、专著就有一百五十多万字,写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有几十篇。

满目皆书,落座之后,我们的话题自然便从书开始。我们知道,方汉奇老师写的《报刊史话》,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本普及性的新闻史读物:他和教研室其它教师合著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学新闻通史教材;他的专著《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册),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较系统详尽地阐述了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纠正了前人的许多夺失……。我们试着探询方老师为此倾注的心血和成功之道。

方汉奇教授淡淡一笑:“别人怎么做不知道,对于我,做学问,搞研究,是不敢偷懒的。要说窍门、捷径,我看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扎实、勤奋。”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搞历史的人都知道范文澜的两句名言:‘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那就要扎实、勤奋,扎扎实实打基础,勤勤恳恳做学问。搞历史的要这样,从事其它学科的学习研究,也应如此。”

方老师语调平稳,却字字千斤。多少年来,他就是这样严于律己的。还在学生时代,在大学新闻系学习时,他就已留意积攒了一千多种各类报刊。随着资料和知识的积累,他决心用毕生的精力从事新闻史的研究。许多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中午觉,即使是现在年届花甲,有时实在支持不住了,也只伏在桌上,或倚在沙发上打个盹。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他上衣的两肘总是磨得光光的,先破先烂。十年浩劫时,他被关进“牛棚”不让看书学习,就偷偷搞上本字典,一字一词,默默背诵咀嚼。正是这样锲而不舍,厚积薄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春风浩荡,方汉奇教授的成果便脱颖而出,在新闻史这块荒地上泛红争绿。他教授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从“连一个挑眼的人也没有”,发展到现在有教科书、有专著、有参考资料,已经建立起比较系统全面的课程教学体系;我国第一代攻读中国新闻史的硕士生出于他的门下,第一代博士研究生又在他的指导下向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纵深奋进。他上课,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受同学欢迎。

方老师关切地谈起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他这学期不仅继续指导三名博士研究生,而且为本系的研究生、本科生开课,同时还为面对全校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登台执教。

我们告诉他,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较高,但有的同学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同学急于求成,希望早日成才。

方老师的面色渐渐严肃起来,他说:“这些情况我也了解一些。做学问切忌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一定首先要打好基础,然后才能有所选择、有所增益,不断完善自己。一下子就希望成才,愿望是好的,但事实做不到。现在不是说是知识激增的时代吗?可如果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学好,那怎能较好地吸引新兴知识,又怎能与相关学科结合、向边缘学科发展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特别是学习研究社会科学,有一个渐变累加的过程,要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那才能出成果,有贡献。”

一番话说得我们连连点头。我们进一步向方老师请教治学的方法。他略作思索,说:“现在各系、各专业都有比较系统的教学计划,这本身就告诉同学应该如何展开学习。严格地按照教学计划,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很必要的。因此,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阅读有关参考书籍和材料等,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而像我们这样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更要求学生能掌握好学习的节奏,在完成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自学。”

方老师呷了一口茶,继续侃侃而谈。他对我们说,对于自学来说,能不能善于利用时间,使各种时间最有效地发挥作用;能不能善于积累知识,让头脑不断丰富起来,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方老师的切身经验之谈。

方老师对于时间的利用,有恰到好处之妙。时间比较集中,他用来学习研究思考较重大的题目;时间比较零碎,他让它们各得其所,连上厕所、洗脚的时间也不放过。几百上千首诗词,契诃夫的几十篇短篇小说,都是在上厕所的时间阅读背诵的;晚间洗脚之时,案头的《大众电影》、《电视画报》等又成了浏览之物;睡觉前读上一篇散文、回忆录,不耽误睡眠也不让时间浪费了。说到这些,方老师笑了:“如何利用时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话说回来,基本的还是要扎实、勤奋,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有效地掌握时间,长期坚持,知识就积累起来了。”这时,他更语重心长地说:“比较起来,现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了,同学们要抓紧,机不可失啊。”

我们不愿过多耽搁方老师的时间,起身告辞。屋外,阳光明媚,方老师的话仍在耳旁萦绕。是的,正是春播的时候,要抓紧耕耘,用扎实和勤奋,去争取丰硕的收成。

 

(本文发表于1986年3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校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