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守正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兴起,挑战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既有范式和研究结论,也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会议邀请了海内外多所知名高校深耕研究方法的学者,共同探讨研究方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的挑战和创新之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致欢迎辞。他表示,今天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有三个面向,面向技术的变革,面向新时代的使命,面向全球化的深入,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凸显新闻传播学科独特性的问题值得思考。讨论研究方法的问题关涉到构建整个学科的方法、理论和知识体系。
他提到,衡量方法的价值可以有四个维度——本学科、社会、国家和全人类,希望能够借助本次会议探讨新闻传播学这个生长的学科可以在这四个维度上做出怎样的贡献。
会议上午聚焦量化研究方法,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分享了《机器行为范式下的传播学研究方法挑战》,他认为,机器行为导致了传播研究对象的变化,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就传播学而言,机器行为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信息传播活动,比如社交机器人、机器写作、大语言模型等。目前,机器行为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的重要构成部分,传统研究方法不足以解决机器行为的问题。他表示,现有的传播体系建立在信息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之上,而未来机器将被纳入,只有在机器范式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网络信息传播活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周葆华以《数据融合:计算传播研究中的大小数据结合》为题,梳理了计算传播方法发展过程中大小数据结合的问题,并提出了三个基本命题,一是问题意识,即如何理解大小数据结合的必要性?二是怎样进行大小数据的结合,这种结合如何推进过去的研究?三是大小数据结合中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介绍了大数据的优势和单一大数据的缺陷,指出大小数据混合研究的基础和方式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并明确了两大挑战——理论与研究设计问题和操作、技术、伦理问题。他呼吁开展更多在中国场景下的大小数据结合的计算传播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小坤的分享题目为《从学科交叉走向学科融合:计算传播研究的边界、范畴与方法范式》,她指出,计算方法不是万能的,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的可计算性,以及适合用哪种方法来求解。她梳理了计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计算传播方法的典型流程与应用方向,并强调要进行理论与方法的连接。她分享了自己做计算传播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获得的乐趣。她表示,计算方法帮助实现了原本仅靠人力无法实现的目标,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杨天分享了《使用观察性数据进行因果推断的一些思考》,他指出,因果关系的建立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相关性、时序和无混淆变量。但在传播研究中,因为很多结构性因素难以被操作或控制,所以使用传统实验方法面临着困难。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分享了用观察性数据进行因果推断的两种主要方法:使用面板数据以尽量移除混淆变量和准实验或自然实验。他认为,因果推断的挑战在于数据资源、数据规模、模型选择、研究设计和额外的检验几个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张伊妍作题为《当传统方法碰撞上大数据方法:媒介效果理论去向何方?》的主题分享,她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入手,聚焦于媒介效果理论,指出计算方法更新了传统方法对于媒介内容接触和媒介效果的测量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方式。但是,她认为,计算方法不能替代传统方法,因为计算方法难以提供足够的理论养分。她借助自己的5项研究展示了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碰撞与融合,并表示这两者之间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会议下午聚焦质化研究方法,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苗伟山主持。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建斌分享了《“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场”概念田野“触点”》,他介绍了自己发展“在场”概念的研究经历,从在独龙乡的田野到近年来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区关于流动电影的田野,“在场”的理论内涵经历了三次更新。他认为,“在场”概念源自田野与理论的碰撞,无法区分哪一个更重要。在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即“把自己作为方法”。但他也提到,“在场”仅仅是一个操作性概念,而不是规范理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黄典林的演讲题目为《互动媒体与话语分析的方法创新》,他指出,数字化技术与互动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播的运作逻辑,数字媒体中介化的话语实践表现出多模态、即时互动性、生成性、偶然性、混杂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传统话语分析以书面和口头语言为主要对象,无法适应新的话语实践。话语分析的方法创新需要引入如物质性、拼装、行动者网络等新的理论视角,纳入更多样化的话语实践构成要素,尤其是非语言主体,以及强化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应用。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林羽丰作《传播网络的质性书写:概念、理论与实践》主题分享,他表示,量化研究采纳质化研究成果比较常见,但质化研究从量化研究中获得问题或概念则比较缺乏。他的分享尝试从质化的角度去重新阐释传播网络这个量化研究中已经比较成熟的概念。他在田野中发现传播网络能够反映出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他总结到,质性传播网络的潜在贡献可能是接近詹姆斯·凯瑞所说的传播文化学,以及能够回应生活、政治和宏大问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讲师吴尚蔚分享了《手机交友软件研究中质化方法的使用体会》。他主要聚焦于线上深度访谈方法,分别从访谈前、访谈中和访谈后来拆解这一方法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和技巧。他认为线上访谈使受访者处于自己熟悉的空间,适合较为敏感或者涉及隐私的话题,能够避免研究者或者受访者以貌取人,也便于保持联系和回访,但这一方法也存在录音质量和缺少非语言信息等问题。同时,他指出,研究者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心理压力和可能的性骚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博士生王怡霖以《以钱换亲密、以亲密换钱:秀场直播田野中的两 种关系困境》为题,分享了他们在秀场直播田野中对于金钱的思考。由于技术变革,金钱不作为一种外置物,而是被内置在平台架构内,他们必须遵守平台的变现逻辑才能去进行田野调查。他们区分了作为方法的金钱和作为伦理的金钱,以分析数字时代金钱的流动对民族志研究的影响。他们强调要将金钱作为一种过程,关注金钱带来的关系改变以及研究者在多种身份之间的转换。他们还探讨了数字时代民族志研究能否退出的问题,从平台上退出是容易的,但从关系上和情感上退出可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和参会师生就田野、理论和中国背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范式转型提供了可行性保障。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方法面临着新技术的挑战,顺应挑战革新研究方法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深刻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与革新,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能够为提升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水平、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