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人大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风采(四)陈继静博士

发布时间:2016-12-13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陈继静,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自任教以来,她出版教材2部,学术著作7部,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参与并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本硕博一直在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学专业的陈继静老师,博士毕业后,在众多工作机会面前,选择来到人大新闻学院做老师,“很喜欢人大,也挑战了自己一下”。从历史学到新闻学专业方向的转变,对陈继静老师来说,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原来学的知识最初感觉完全用不上,知识点很难整合,一开始很困难。”面对这种“换跑道”的艰难,陈继静老师说她的解决方法就是熬夜,尽可能地利用所有时间去适应、去学习。她认为,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需要经过很长时间,表面上看,一两年后就能顺利地转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研究学习的深入,便会发现之前的转变还是很浅显的。对此,她十分谦虚地说:“直到现在,我还处于转变过程之中”。
 
“我非常喜欢看书,只要一有机会,各个专业的书都会看。所以,做研究对我来说不是一件难事。”热爱科研工作的她认为,无论从事哪个方向的研究,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兴趣,正是因此,换专业并没有给她带来很大的困难。自2007年在人大新闻学院任教以来,陈继静老师以勤奋认真的态度,克服了种种挑战,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在新闻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期间,她参与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研究、法国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研究、阿根廷的新闻史与现状研究,已出版国内第一部《法国新闻传播史》专著。针对国内外国新闻史研究以国别史为主的现状,她提出了以世界体系理论建构新闻史研究框架的主张,并翻译介绍了米歇尔•斯蒂芬斯所著的《新闻的历史》(第三版)。在新闻史研究方法上,她引介了心理史学研究方法,用这一方法研究了民国报人成舍我、陈少白,其中成舍我的论文受到2013年“第二届海峡两岸心理传记学年会”关注,成为会议论文发表。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陈继静老师对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样的故事讲好多遍,随着年龄、心情状态的不同,你会对这些事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她看来,学习历史就像画一幅图画,刚开始是简笔画,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可以用水彩画、油画反复进行描画。“学历史使你的下半辈子特别有底气,它能让人很自信、很从容。历史不是一种技术,但它会在最后变成一个人的素养。从这点来说,读历史很赚,门槛低,但终身受用。”正是基于这一看法,她认为,我们学生在校园里带走的绝对不仅仅是所学的课程,而是一些基本素养。“历史作为最悠久、最深刻的学科,这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学生应该多学些‘道’,不要只学那些‘器’”。
 
从学校毕业后,又回来教学,陈继静老师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校园。她觉得能跟学生在一起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教课之后,发现自己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年纪长的老教授能够推动我进步,同学们也在推动我进步,所以做老师挺好的。”说到这里,她又十分开心地说:“做老师特别容易保持年轻。年轻就是你觉得什么都能做,没有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陈继静老师很早便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历史学家”,她的一位本科老师曾说过:“历史学家(historian)就是研究历史的人。无论这研究是深刻还是浅薄,只要你研究历史,就是历史学家。”这句话使她豁然开朗,“一流的历史学家大都是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而且大都是善良而正直的人”,这就是她的心之所向。
 
(文/张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