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当地时间8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带一路”调研团来到了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波罗的海明珠”建设项目参观调研,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五周年之时,回看“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企业的海外印记。
“波罗的海明珠”项目销售处
芬兰湾畔的明珠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海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据“波罗的海明珠”项目总裁汪良俊介绍,整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都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从而使得项目能够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工业博览为一体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一体。
调研团参观“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的规划沙盘
目前项目已经完工超过70%,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将会成为芬兰湾畔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比魅力的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
更好地走出去:重视文化价值
确立和启动“波罗的海明珠”项目,是上海企业跨行业强强联手“走出去”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上海对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从项目落地到发展壮大的十多年时间里,重视中俄两国历史文化差异一直摆在项目发展的前沿位置。汪良俊表示:“我们想要更好地走出去,就必须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包括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了国内外的差异,因为只有做好文化的适应,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调研团与“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负责人展开座谈
从重视文化价值出发,“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在户型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一方面借鉴国内的理念与设计,对俄罗斯现有市场上的经济适用房进行调查分析,着力打造改善型住房品牌;另一方面拒绝盲目照搬,考虑当地住房的实际需求。项目总裁助理熊光烈介绍说:“比如在上海,居民喜爱南北通透,但俄罗斯更喜欢围合型,对保温要求更高,我们也在保温材料上进行了区别于国内的设计,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此基础上,“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将延续圣彼得堡城市文脉,建成 “一扇开向欧洲的窗户”,在俄罗斯版图上离欧洲最近、离海最近的地方新建一座“最欧洲化”的、能代表俄罗斯新时代精神的新城,演绎圣彼得堡市乃至俄罗斯新的骄傲和梦想。
打造品牌:不断创造社会效益
据了解,“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系由上海实业集团联合百联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及上海工业欧亚发展中心、绿地集团等上海五大优势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额将超过13亿美元。项目计划建设住宅、购物中心、酒店、会展、主题娱乐设施及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各类居住配套设施。汪良俊表示,“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作为集零售、娱乐、休闲、会展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复合体,将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目前项目完工超过70%的情况下,“波罗的海明珠”已经直接带动数千人就业,分布在建筑、销售、后勤、安保等各个岗位,同时建成的学校、商城满足了当地居民教育入学、购物休闲等需求。据统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的员工以及下属单位包括物业超过200多人都是直接雇佣当地员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作为高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由项目带来的间接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每年为当地政府创造数以千万的税收收入。
调研团实地考察项目进展
“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财务部负责人候晓阳表示,每年给当地政府创造的税收帮助当地解决了众多的社会问题,稳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不断创造的社会效益也反哺“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走向发展壮大。
按规矩办事是成功的关键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容易,留下来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的规则意识不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实体、重结果的意识,与国外大多数企业重程序、重过程的意识发生了直接的碰撞,致使国外市场对中国企业有一种先天的排异反应。
“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了成功企业的经验,在做好重视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落地和不断发展。汪良俊介绍道:“俄罗斯政府很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项目开工之前,我们要在当地政府的监督下完成对项目的环境评估,同时在开工之后也要对施工垃圾和土方进行合理处置,确保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赵永华教授与项目总裁汪良俊合影
与此同时,项目也充分尊重俄罗斯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全力接合当地的工作模式和节奏,另外一方面努力为俄罗斯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起合理的加班与度假制度,充分做到互相融合、互相理解。
按规矩办事,正是“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不断发展,不仅走得出去,更能留得下来的关键所在。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实施的背景下,这也给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调研团与“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负责人合影
文字:张瑞、耿晓梦
图:张瑞
编辑: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