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解读和探索,早已走出单一学科的范畴和能力,急需跨学科的深度对话与合作。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首届高峰论坛“全球传播与中式全球化高端学术论坛”汇聚中外跨国界、跨业界、跨学科之力共同攻坚,来自十余所中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和业界领军人物在理性激辩中,探讨中国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的使命责任和路径特征。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化拉平了世界,但“地球村”内部多元部落的相遇和抗争也应运而生,举办本届论坛正是为了让各领域的学者专家能够充分交流与探讨,为全球传播提出有效的、综合的推进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沁开宗明义,她表示,信息传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全球传播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随着国力的强盛,在全球传播格局中彰显出举足轻重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为宗旨,成立于2017年10月3日,以思想库、咨询库、数据库和人才库这四大定位,打造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领域的高端智库,服务于中国国家传播战略及全球化传播的理论及实践需求,致力于在现代全球传播语境中打造中国国家形象,推动中国与全球的对话与合作。
在网络技术时代,全球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当前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应实现全球化,而更在于应以何种标准重新定义、重新适应全球化。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对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化”概念进行思考,展开对话。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编Silvio Waisbord以“A cosmopolitan sensibility for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为题的发言开启了论坛的首场研讨。Waisbord结合自己的新闻传播学背景提出,在当前,全球化传播已经超越了常规的国家和地区边界。国际媒介研究需要学者拥有跨国视角,以理论问题为动力,运用对比分析,重新审视过去的论断并提出新问题。
针对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中国话语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以“泛传播:中式创新与全球化”为题,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式全球化的引领核心问题。她回顾历史表示,英美主导的两次全球化浪潮都产生了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学技术,在新一波中式全球化浪潮下,“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将成为影响未来一百年的创新技术,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必将是人工智能。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创新还停留在表层,二是人工智能对人类价值观和认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为中式全球化的到来做好准备,我们需要结合技术领域的趋势进一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根基。
中式全球化同样离不开人才资源和人才建设的影响,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在“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主题发言中就重点对此进行了论述。继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之后,人才全球化将引领新的浪潮。中国拥有着丰富且广泛的全球人才资源,遍及世界的华人华侨、留学生、海外移民、劳工等群体将对中式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支持性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还需加强国际人才引进的力度, 消除人才的“只出不进”的现状。为此,王辉耀提出建立国家移民局、全球人才库等建议,把握好人才力量在中国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以全球化理论体系讲述中国故事。
长江商学院创始院长项兵将商业视角下关于中式全球化的思考汇聚于《全球大变局与中国企业的战略》的发言中,他首先分析了中美新自由主义抬头和欧洲保守主义顽强的国际形势,为我们思考中式全球化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新的进路。他认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多种颠覆式变革汇聚的时代,世界在经济发展模式、科技、社会、国家治理、全球贸易与投资体系、全球治理、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等方面都正在经历或孕育着重大变革。
中式全球化的初衷应该是怎样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章晓英以“融媒体国际传播与国际认同力构建”展开演讲,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式全球化的突出表现。章晓英和参会嘉宾共同讨论了中式全球化的英文命名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对“全球化”内涵的思考。章晓英还以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为例,总结了“事实认同”、“感情认同”、“价值认同”这三个国际传播战略。她还提出“西方的全球化从利我开始,那么中国的全球化从哪里开始?”这样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与会专家们探讨了全球化的“初心”。
在全球化中,中国自身的发展过程也提供了很多借鉴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刘德喜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关于全球化与超越之路的认识和思考”的演讲。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全球化第一个浪潮的产物,全球化催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中国以改革开放来顺应和主动融入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将也担当起引领新的全球化浪潮的使命。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是引领中式全球化,这也是一条超越西方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极具中式全球化的提法,表明中国从参与到引领全球化的角色转变。通过倡导文明的共同复兴、开创文明秩序、实现陆海联通和全球化的本土化,其做法摒弃了以往西式的“全球化”,打造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
以“一带一路”为载体、以陆海联通为特征的“中式全球化”正在到来,“中式全球化”是建立在文化中国的理念基础上的,是文化中国在当代的重新阐述和重新定义。中国媒体将如何以此机遇为契机,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与世界各国媒体一同推动人类共同体的建立?当天下午,学者们就“中式全球化与全球传播”的议题展开热议。
全球化传播过程中概念是否能够得到清晰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镇之在 “中式概念、旅侨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的演讲中,展示了她近年关注研究的发现。她认为中式全球化需要中式概念,积极创新概念体系,如此才能在全球话语场域争取主动权。作为本次论坛核心议题的 “中式全球化”概念同样如此。“中式全球化”概念需要思考一系列问题,投资建设等操作是否成功?中国威胁论是否蔓延?这些都是中式全球化概念需要面对的考验。
针对如何塑造好对外传播的形象,目前担任国际燃气联盟(IGU)/2024世界燃气大会(WGC) 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高志凯结合个人经历,提出了自己在国家对外传播的新思路。他例举了美国911纪念馆为家属提供遇难者姓名的纪念活动中使用的制作方法正是中国传统的拓片技艺,指出将传统文化与受众最强烈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可于无形中深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使我们的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走得更远更广。
对外传播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自学界的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以“近十年来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为题,对中式全球化的媒体实践进行了梳理。以《2009-2020年我国家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为节点,中国对外传播领域发生了两大变化,媒体的“部门外宣”概念和“外宣媒体”概念开始淡化。程曼丽还总结了中国对外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硬件设施建设、核心能力打造、护航“一带一路”,为我们站吸纳了传播领域的中式全球化进程。
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施旭以《建设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为题,提出了在中式全球化背景下,开辟“中国国家安全话语研究”的新领域的想法。他认为建设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要在建设完善的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中,建设完善的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同时,施旭还表示,中式全球化的路径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要提升自我,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学术引领和实践探索来实现;二是要改变世界,通过加强交流、参与治理和解构霸权,使世界面貌焕发新的生机。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仍然面临诸多掣肘。如何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改变世界格局?各界专家和学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以“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分析”为主题首先进行了演讲分享。赵永华把新中国的对外传播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以前,对外传播主要以自我为主,比较少的关注对外传播的效果;第二个阶段开始注重双向的交流,是八、九十年代媒体对外传播的特点;到了21世纪,中国在对外传播开始更加注重外国的文化特点;第四阶段是最近一些年以来,开始更加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想要拥有国家话语,就需要创造出兼容并包的概念,中国日报网总编辑吴彦鹏强调兼容包并的重要性。他在发言中提到,美国将圣诞老人打造为圣诞节的代表性符号推向世界,足以看出创新之于全球化的作用。而在新时期,中国更需要通过创新来引领新潮流,进一步实现包容和自信,积极与各国实现合作,实现中式全球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在论坛上分享了非洲南亚东南亚国家记者对“一带一路”认知的实证研究结果。通过报道可以看到,记者对 “一带一路”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务实合作、对接需求、充分传播和国家认同,而这几个方面也是影响中式全球化被世界接受的重要因素。这样拥有一线数据的实证研究,给与会专家学者们带来启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克利在论坛中就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认为关键是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结合社会主义属性,提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公共产品,以此来引领国际舆论和国际体系改革,积极应对国际媒体、政界和学界的误解、曲解甚至攻击,增进国际理解。
来自巴基斯坦的浙江大学博士后M. Khalil Khan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共享全球化”的概念。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战略、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等领域提供了相当大的潜力,将为促进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他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共同倡议,体现了一个倡导共享全球化、共享发展和共享未来的多极世界的趋势。这种区域连通性将促成更大的互补性,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将欧亚和泛亚区域合作带到一个共同发展的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清晰地反映了中国人对共享全球化、共享发展和共享未来的思考,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新的希望。
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新闻新闻传播学院的博士洪宇就“全球化背景下构建网络主权的中国实践”这一问题和大家分享了研究心得。她将互联网主权看作一种社会建构过程,考察后冷战时期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提倡使用话语和政策的分析,使得网络主权实践在安全与机遇寻求平衡。
论坛最后一个发言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李智就“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基础”为题进行了分享。李智以哲学的思辨,比较了新世界主义与世界主义、国家主义的区别及三个概念之间的演进。他表示,新世界主义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奠定了世界观基础,引导我们从结构的角度考察建构进程中的世界,树立全新的全球化的概念。
本次全球传播与中式全球化高端学术论坛通过简朴高效的小型会议形式,展开跨学科深度交流,形成了不少共识,并开启了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全球传播战略研究中心将在未来继续这些未完的对话,诚邀中外各界专家共同研讨全球传播与全球化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转自:人大新闻网
编辑/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