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从人大出发,到延安学习——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主题调研

发布时间:2018-07-25    作者:乌衣巷    点击量:

6月28日至7月1日,在七一建党节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一行23人从北京出发,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所在地延安。

中国共产党从延安走向北京,地理距离约1000公里,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发展至今,历时81年。1000公里艰辛奋进,81年铸就品格。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回溯81年校史,重温入党誓词,23名博士生踏上了从人民大学重返延安的学习调研之路。

出发:骄阳东升,迎日前行

6月28日早晨6时许,在赴延安学习调研前,博士生党支部调研团在东校门集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出行仪式,“从人大出发,到延安学习”主题调研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行前仪式和动员会上,新闻学院博士生传播学党支部书记周倜指出,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年贺信中对“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指示精神,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生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新闻学院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即将踏上前往延安的旅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记录延安之行的点点滴滴,体悟革命圣地的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朝着“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目标不断迈进。

骄阳东升,迎日前行;青年西进,明德正心。

2017级博士班班长胡宏超在人大已经度过七年时光,她说:“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陕北公学是人大人的故乡,作为一名人大党员,我对即将到来的调研充满期待!”博士生新闻学党支部书记周佳琪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以前对于这座城市就很崇敬,这次能有幸踏上革命热土,心情非常激动!我想,大家一定会调研有成!”

调研团队出发前在人民大学东门前合影

延安革命旧址,不能忘却的纪念

探访延安革命旧址是学习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选择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进行调研,在实地调研中深入学习革命历程、体会延安精神的传承。

6月29日早晨8时许,调研团来到了延安宝塔山。作为延安之行的第一站,宝塔山不仅仅是延安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由于一座唐代修筑的宝塔屹立其上,故称其为宝塔山。登上宝塔山,可俯瞰延安全城之貌。在宝塔的旁边,有一口明代所铸的铁钟,所击钟声,可传至方圆十余里,因此中共中央在延安时,将其用作报时和警报之用。

在宝塔山上,全体党员站在党旗面前重温了自己入党之时的庄严一刻,举起了自己的右拳,庄严而高声地宣读了入党誓词。宣誓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谈起了自己当年入党时的经历和体会,虽然具体的场景和感受会有所差异,但是那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产生的共鸣是一致的。

登高望远,俯瞰全局;黄钟大吕,声传四方。

全体党员在宝塔山党旗前重温庄严的入党宣誓

瞩目清凉山 磨砺新闻魂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陈毅将军对清凉山这一“新闻山”的高度概括和最佳诠释。6月29日上午,调研团来到了与宝塔山遥相呼应且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清凉山。如果说,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那么清凉山则是向外界传播中国革命的声音和中国共产党抗战主张的新闻圣地。

早在今年春季,由延安革命纪念馆管理局主办,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承办的“万众瞩目清凉山”图片展,就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隆重展出。这次亲临位于清凉山上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同学们仍然能够从馆内展示的诸多实物史料中获得更为真切的新闻专业实践感知,触碰到那段烽火岁月里支撑着党的新闻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革命精神。

 “将原址和展览紧密地结合起来” 的新闻纪念馆

作为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圣地”,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新中华报社、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部门的所在地。秦邦宪、廖承志、陆定一、杨松等一大批革命新闻工作者曾长期工作战斗在清凉山上,他们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新闻纪念馆

“原有的旧址,我们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最开始的时候是1986年在山上建有纪念馆,后来因为地基下陷,2004年由中宣部牵头,各大新闻媒体集资修建了这个新馆。”时任延安新闻纪念馆副馆长李娜向同学们介绍延安新闻纪念馆的修建历史,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原址和展览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全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更希望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在新闻学子身上发扬广大”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序言大厅。序言大厅的背景墙面上层层印刻着《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浮雕,展厅中央是一只硕大的钢笔挺立在报纸状的石雕上,石雕之上赫然镌刻着八个大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是毛泽东为《解放日报》所写的题词,彰显着革命时期新闻事业求真求实的定位与其对深厚群众基础的追求。

随后进入展览部分,一层展厅展示的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的机构变迁;二层展厅展示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报刊和诸多出版印刷机构的历史沿革;在第三层展厅,同学们看到了当时广播电台与电影事业的发展过程的展览,以及相关摄影器材的具体介绍等。

馆内陈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石雕

延安新闻纪念馆副馆长李娜在原址前向同学们介绍纪念馆情况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内,除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还陈列着《解放日报》《新中华报》的字模、印报机、文件指示等实物,另在墙侧设计复原了几处新华社的洞窟工作室实景。李娜介绍,目前新闻纪念馆陈设需要进一步吸引非新闻专业人士兴趣,亟需寻求与高校合作,以求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合作拓展。“目前,我们纪念馆对原址的保护做得非常不错,从整体区域内居民的搬迁到具体的实物与实景的修复,市委市政府和全国诸多力量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诚心希望新闻媒体的同行,特别是广大新闻院校的年轻的新闻学子们,都能够来延安新闻纪念馆,我相信,这里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更是一堂活生生的新闻专业实践课。”李娜希望同学们“将来在新闻专业的岗位上能够传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你们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延安新华广播时期,窑洞播音复原场景

清凉山上“万众瞩目”的奥秘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通过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同学们一方面感受到了当年党的新闻战士那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家对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历史定位的思考。

2017级博士班赵甍源同学曾有两年高校工作经验,在采访中她说:“我对清凉山延安新闻纪念馆相见恨晚!新闻史与革命史帮助我们明确我们从何处来,但远去的历史不能仅停留在文字中,现场学习、调研让我更明白党的新闻史起步之艰难、前辈奋进之可贵,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除了熟悉历史,还应立志把这些历史研究透彻,把这些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2017级博士生周佳琪认为,此次延安之行,将党员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为新闻学子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在延安新闻纪念馆,我们回顾了党的新闻事业从延安土窑洞到北京高楼大厦的沧桑巨变。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正是通过清凉山上的红色电波和一张张报纸,将中央的战斗号令、前线的胜利捷报传向四面八方。参观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处记者与老人、孩子坐在一起采访的塑像,它还原的就是当年《解放日报》记者响应毛主席‘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采访农民的场景。馆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文物、塑像,让我们对书本里的知识有了更为切身、立体的感受,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博士生党员参观中央印刷厂旧址

在采访最后,2017级博士生王保平表示,“此次参访新闻圣地——清凉山,我们也挖掘到了清凉山上‘万众瞩目’的奥秘所在。应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与党同时诞生、同步前进的。随着党的整个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闻事业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上海,到中央苏区,到延安,再到西柏坡,终于进入北平,走向全国。”

陕北公学:继承延安精神 发扬人大品格

在清凉山,调研团来到了人大前身——陕北公学。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到延安去,到共产党那边去,到毛泽东那儿去”,响彻中华大地。正如诗人柯仲平写到:“青年,中国青年,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为什么你要爱延安?青年回答: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不能到前方去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陕北公学诞生了。

陕北公学旧址,现为陕北公学展览馆

陕北公学于1937年7月底开始筹建,8月开始招收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侨青年入学,9月1日编班上课,11月1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成仿吾被任命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的开学做了重要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解决。”毛泽东的题词回答了我们党创办陕北公学的目的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对陕北公学寄予厚望,他亲自为陕北公学明确了校风、校纪,这就是后来被广为流传的“八字方针”——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陕北公学白手起家。师生们自己动手在清凉山南麓打窑洞做校舍。窑洞并不宽敞,七八个人一个土炕,夜间翻身都困难。他们睡觉铺的是茅草,盖的被子也不厚。师生们露天上课,五六百个人一个课堂,没有课本,也没有讲义,全靠学员自己动手记笔记。夏天顶着太阳,冬天席地而坐。除了睡觉,他们所有的活动都在室外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在2018年的毕业典礼上叮嘱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是从延安走来的学校,家国情怀是刻在骨头里,流在血液里的。同学们要善良,爱生命,爱万物,报效父母,报效国家。”

此次参观陕北公学,同学们看到了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

调研团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陕北公学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19岁印尼华侨,他偷偷离开父母,途经香港时,为了表示自己献身祖国的决心和对父母不辞而别的歉疚,在寄给母亲的照片背面写上了,‘妈妈把我献给祖国吧’,从此一别成为永诀!可见那个时代来陕公学习的青年,都怀着舍身为国的豪情壮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学习。”2017级博士生党员王文轩说。

“今天来到人大的诞生地,深刻感到当年先辈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艰苦和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身为人大学子,我们一定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祖国发展做贡献。”2017级博士生党员董婷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亦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人大新闻校友曾经为思想解放、理念创新发出了时代先声。胡福明和陈锡添两位校友分别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两篇文章,深刻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程。

延安精神、人大品格,正在一代又一代陕公学员、人大学子身上发扬光大,又续新篇。

陕北公学展览馆图片资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镜,砥砺前行

6月29日下午14时许,调研团队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位于南关交际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延安革命纪念馆外部

据工作人员介绍,延安革命纪念馆全馆以“延安革命史”为主题,共六个主体单元,分别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在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之后,2017级博士班班长王雪驹表示,全馆的陈列按照历史编年与专题相辅相成的方式,生动、客观、准确地再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光辉奋斗史,通过先进声光技术的配合,使得在史书文字中记载下来的中共延安革命史更加鲜活立体,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不仅有助于我们体悟到当年革命的不易和艰辛,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和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来源,更是现代中国国魂的根本内核。

2017级博士班党员王枢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的一幅画,画面中艰苦的环境和前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很有感染力。他们在这样艰苦的革命条件下,依然坚持读书,用各种文体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我觉得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能可贵。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迈出前进的步伐。”

调研团队于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厅合影

紧接着调研团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间,这里作为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叶剑英、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调研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军委礼堂、政治部会议室、军委会议室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等。

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王家坪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还在这里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此后,党又领导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

1947年3月18日下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王家坪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工作人员介绍,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派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此时毛泽东仍镇静地坐在窑洞里工作,彭德怀十分担心,几次催促毛泽东撤离,但毛泽东说要看清胡宗南的兵是什么鬼样子再走。

在撤离延安之前,毛泽东说,今天放弃延安,意味着将来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延安仅仅被占领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后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在王家坪的一处空地上,经常有当地的老乡表演陕北民歌和锣鼓。调研团看到了老乡们的民歌演唱和安塞腰鼓表演,感受了陕西厚重的地方文化。

6月30日上午,调研团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和办公,当时也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共七大会址、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领导人们的旧居。

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七大会址内部

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便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当年的住所。据介绍,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

离开杨家岭后,调研团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遂改名为“延园”,枣园也并非因枣树得名,而是因为其位于枣园村,是一个地名。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分别参观了枣园作战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并在伟人雕像前合影留念。

党员在伟人雕像前合影

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毛泽东种过的菜地引起了不少党员的兴趣。党员吴欣慰表示,我们都知道毛泽东主席曾用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来类比党群关系,强调过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如今能够亲眼见到领导人们曾经的生活痕迹,更能够深刻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

结营仪式:整装再出发

7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党支部“延安行”座谈会暨结营仪式在新闻学院举行,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勇教授与会。

博士生新闻学党支部书记周佳琪为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介绍了“延安行”的基本情况,博士生党员依次表达延安之行的感悟。

博士生传播学党支书周倜说,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寻根求源,来到了陕北公学旧址和新华社、《人民日报》旧址,看到了老一辈教育者和新闻人艰苦奋斗的朴素场景,深受鼓舞,希望我们也能秉承前辈的教诲和理想,做新时代肯吃苦、有专攻的新青年。

2017级博士生王保平谈到:在党的新闻圣地清凉山,我不仅感受到了延安时期党的新闻战士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这条正确的道路上一代代新闻人的思想创新。延安精神,它是一种献身革命的精神,更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新闻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逐渐探索出一条从成型到发展再到创新的道路。

参加这次延安行的还有2017级博士班的俄罗斯留学生娜塔莉亚,这是她的第二次延安之行。她回忆说,第一次去延安是11年前,但当时对延安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这次延安红色行,不只是了解延安革命的精神,同时还了解了新华社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环境及当时学生学知识的困难。她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吸引了很多国外记者和学者的关注,当时有不少国外友人参观延安之后向国外大众介绍延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困难和经验。所以对于我来说延安时期的中国历史并不陌生。但是能够亲眼见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在窑洞的生活环境以及办报的难度,我还是深深被震撼。”

周勇书记认真聆听了大家的发言,他表示,自己24年前去过延安,那时延安的条件很差,群众生活艰苦,现在的延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博士生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照《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的延安情况,发掘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认为,延安和党的新闻事业关系密切,和人民大学更是渊源颇深,在延安了解新闻传播学科,在延安陕北公学了解人民大学的校史,这样能更好地把党建工作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科的深入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他希望博士党支部能在党建活动中发挥桥头堡作用,带动新闻学院各党支部展开更加丰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文/王保平、王文轩、赵甍源、董婷、王敏、孟林山、王雪驹、胡宏超、周佳琪

图/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

整理/周倜

编辑校对/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