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第7期深研会举行,聚焦新技术、新思路、新举措——新闻实践的发展与新闻实务教学的变革。来自《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传媒领域的业界专家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界同仁与学院师生,共同就当下新闻实践和实务教学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分享。
深研会现场
学院领导致辞
胡百精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希望大家能够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提出真知灼见。教学改革不能是易碎品,一项改革动辄影响一届甚至几届同学的命运选择,希望通过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交流共同做出有益探索。”
周勇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在一线从事实务教学最大的心愿是希望通过努力让专业的新闻媒体、专业的新闻水准实现社会价值和社会尊严。新闻实务课的教学绝对离不开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没有好的科研无法产生好的教学。“术”发展到一定层面将面临进一步提升的局限性。当下,探讨教学科研的相辅相成、相生相长是高校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术召集人致辞
张辉锋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人大新闻学院深研会的核心是“小”,参加人数少而精。每期根据所设计的话题,邀请学界、业界具有发言权的专家学者来学院论道。深研会也是不拘形式的,希望通过观点碰撞来深化现有认识。比如关于实务教学,实践倒逼实务教学的变革,实务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在人才培养上,学生如何通专结合,理论教学和实务教学的尺度如何把握,学界和业界如何协作上好课等问题都值得探索。”
主题演讲
刘畅
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记者
《寻找迷雾中的航标灯——媒体变革背景下的新闻实务教育》
如今媒体转型面临模式困扰,在技术变革和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传播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曾经的传媒巨轮也面临着动荡、漂泊难以找到方向感。目前的媒介融合面临着没有赢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问题。是否记者职业正在成为一个传说?大家可能不再认为只有记者的报道才是全面有公信力的报道,而是习惯于用碎片化的信息拼凑事实。新闻行业也面临着职业共同体的淡化和消失。这导致新闻教育和媒体转型有共同的软肋,即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总结实践,新闻实务教育受到实践领域不确定性的影响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找不到方向感,技术创新,价值失落等问题。
不过,激励了无数人梦想的新闻航标——保证新闻真实客观的传统原则和理念,不仅适用而且有效,在众生喧哗中寻找具有价值的问题解决之道,推动整个社会的理性与进步,依然是我们在信息的大海上航行的新闻人的专业航标。我们在迷雾重重中,在新闻教育中也感觉到了,新闻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己化人,润物无声”,新闻教育离不开实务的教育和引领。
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育才先育人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记者需要哪些德行》
“党媒姓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个基本立场的问题上,不仅是党对新闻行业选定的,也是为新闻教育选定的方向。新闻报道是关于新闻发生事实的报道,但是有关事实的报道总是有所取舍的,对于事实取舍的过程中就有立场、观点、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因此,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彻底的公正和客观。
记者的两个“永不过时”,一是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事实至上,力求客观;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文理兼修,强壮体魄。有关新闻职业的道德教育,不仅应贯穿新闻教育的始终,还应贯穿到新闻记者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事实至上”的问题。以德为先有以下六个原则:诚实 Honesty;准确 Accuracy;尊重 Respect;公平 Fairness;廉正 Integrity;协作 Teamwork 。职业技能培训在当下主要是有关数字媒体技术和融媒体采、编、播一体化的技能培养,特别是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文理兼修在新闻传播行业的要求也更加突出。
潘曙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人大新闻学院新闻采写课的改革探索》
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的基本共识是要坚持变与不变,新媒体发展迅猛,新技术当然要了解,但原则是不希望教学和对学生的指导都围绕着技术走,我们希望新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有新媒体的技能,还能坚持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过硬的职业素养、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等。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下几方面是我们比较重视的:第一是培养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发现和新闻辨别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融合媒体写作思维。三是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四是加强深度报道和新闻叙事技能的讲授与训练。五是多利用校园媒体或者其他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六是邀请业界老师深入指导。
王君超
清华大学马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新闻实践如何有“学”?——对新闻实务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无学”的逻辑矛盾必然推出“新闻实践无学”,然而实践出真知,新闻有学,新闻实践更有学。如何有学,首先要走出自己。第二从实践的角度就是走进社会,到社会里求真知求学问,在当今语境就是要做融合报道。
过去一直是理论滞后于实践,但是在媒介融合这个领域里是实践滞后于理论。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此后,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顶层设计重要部分,新闻教育也开始逐渐打破学科分割,培养学生为跨媒体平台工作的能力。
实践出直接经验,是理论知识产生的直接源泉;实践产生感性认识,并检验理性认识,因此是真理的源泉和标准。——实践出直接经验,是理论知识产生的直接源泉;实践产生感性认识,并检验理性认识,因此,实践是真理的源泉和检验标准。
白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以作品为导向的新闻实务教学安排》
新闻学院的教学改革应以作品为导向,即WBEL (Works based Education & Learning)。作品与作业不同,作业可以是归纳、整理、重述、模仿,而作品则要求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作品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深度报道、摄影、信息图设计、书刊编辑、纪录片、微电影、直播、VR、整合营销方案等。
以作品为导向的实务教学的生产环节流程包括课程(capstone course);专题采访项目;校内媒体实习;专业媒体实习;为参赛准备作品;毕业设计(作品)等。保障机制方面教师选拔要求有热情、能投入、有方法。教师考核上需多因素考量,学校学院在软硬件实验设备、资金等方面应给与支持。
刘晓鹏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
《新媒体创新与跨平台传播》
当今时代我们要相信新闻行业还是社会所必须的行业,不要妄自菲薄,对于主流价值的重视,对于社会稳定的预期,对于社会共识的构成,必然需要主流媒体的力量。尽管传播载体在变化,但主流媒体的职业价值,行业价值,以及学术价值、教育价值依然存在。
互联网为内容产业留下了足够空间,形成了新逻辑、新语态和新平台。新逻辑是从信息连接到价值传导。新传播,不仅是新载体,更是新逻辑,从单一的渠道到全渠道,从传者到受众驱动,从创作到智能+人工。
新语态是从仪式化到人格化与生活化:先解决信息供给,再解决价值影响;先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再追求大众化、日常化、生活化、场景化。新平台是从用平台到建平台,做到全载体适配,为广大网民采用互联网方式实现互联网传播服务。
方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数据新闻教学:探索与思考》
发展至今,数据新闻定义还是模糊的,模糊性给了这一领域更强的灵活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激发它的创新性的,但另一个程度上也会限制行业内的一些定位和发展。“不确定性创新”是数据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
新闻边界的拓展也是一个明显现象。数据新闻领域里参与讨论的人身份不同,对数据新闻的认识不同。有人关注数据库和开放数据,有人关注酷炫的可视化呈现,也有人关注调查性报道。因此课程教授什么也是一个很大的忧虑, 我认为数据新闻课程要把学生塑造为在当下新闻整体环境中有数据素养和数据技能的人。从全球角度讲,数据新闻教育围绕三个核心关节:如何收集、分析和呈现数据。《数据新闻基础》课程坚持learning by doing,教学对象是新闻学院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数据素养和记者精神,围绕作品展开,要做严肃的新闻作品。作品可以带给学生成就感,在整个做作品过程中学生也是一种自我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考》
当今技术领域四个变局十分显著:第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在任何时间、地方得以实现,中国的通讯结构已经改变。第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提供了广泛信息技术多人社会需求上的个人平台,人的多元需求在此终端上得到了延伸和满足。第三是人工智能发展,极大拓展了人的本体生命的整个机能,使得人类文明创造的时空极大扩展。第四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服务和设施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这四个技术集成之后对职业工作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此外,对于中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和中国新闻工作者来讲另一个重大的变数是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启动了四十年的社会变迁历史,加上互联网技术叠加开启了毫无预期的局面,种种困惑和纠结充斥了今天的全部时空。大家对很多方面是有高度共识的,比如新闻的社会责任是有稳定性的,整个公共信息特别是环境变化中提供的信息价值应该是具有恒定性的,今天的新闻文本,新闻的整个信息形态,基本元素的构成理念也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继承之际也要考虑今天的剧烈的、全新的变化。比如媒介融合、还有微传播。WEB1.0技术基本上是机构为主体的公共信息传播,WEB2.0后个人的信息传播力被激发,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连接结构使职业媒体和公民媒体之间的能量交互方式完全改变;人类信息创造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了,过去看似孤立的跟大的信息流无关的事情呈现出巨大的协作可能性;另一改变是网络社会的形成,今天的信息传播俨然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单向影响力的输出,而是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社会的新的结构建造。互联网第一次让人类在现实文本空间之外编织起虚拟世界所谓的社会关联结构,这一关联结构远比现实世界的关联更广泛、深刻和复杂。
新闻教育需要做出改变:一是要与当今活跃变化的新闻实践相结合; 第二是跟技术结合,学生们不能成为纯粹的匠人,但一定要知道各种传播技术所蕴藏的能量和技术合成机理;三是跟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智慧融合,智慧交换;四是跟国际社会结合。
曹林
《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
《勾连具象经验与抽象理论的教学抓手--以北大评论教学实践为例》
曹林结合自身在北京大学新闻学院“从具象到抽象”、“从近到远”的教学经历,讲述了业界人士踏入新闻学界是怎么勾连具象的经验和抽象理论。他认为,当下新闻的业界和学界是两张皮,聚向的经验和抽象的理论没有形成耦合结构。新闻教育应该是勾连业界和学界的专业的结点,是一种脐带。
现有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存在着抽象阶梯,“学术独立主义”在顶端,“经验中心主义”在另一端,二者之间存在对抗,对抗的关键核心就在于抽象阶梯的断裂,研究者停留在空洞的云端空谈财富,实务者无法将经验上升为抽象化、观念化的理论。业界和学界应该寻找一种专业的勾连。
以新闻评论课程为例,曹林尝试将个人具象化的写作经验、火花总结上升成抽象的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交流的理论,把抽象理念打碎变成熟悉的日常的碎片,引导学生从个人关怀的角度锻炼时事评论的想象力,从身边的小事谈起,而后上升到公共议题,将其放在历史时间的视野和空间的架构中考察。“从具象到抽象,从特殊性到普遍性,才符合判断次序的规律,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曹林还谈及了老师的示范效应。坚持写作,是给学生做的一种示范。“很多时候我的作品成为学生批评的靶子,成为学生的磨刀石,作为老师我觉得很荣幸。”
高明勇
凤凰网评论总监
《广其识则天下大——回归评论教育的传统与逻辑》
纵向来看,评论不管是作为文体,还是文本,时而被捧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时而被冷落在某个角落,但是,还是有一些传统是不能忘记的,这个传统就包括评论教育。
从评论教育历史来看,至少有三种传统,第一是传承层面的评论教员,评论教育主要还是依靠具体的老师来教,不管是那个学校,也不管是什么平台,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一个个老师怎么教;第二是制度层面的课程设计,虽然每位评论教员都有不同的个人经验和写作经历,但是评论写作里还是有一些规范性的、普遍性的共识,固化下来就是课程设计,可以说,一张课程表里蕴藏着大学问;第三就是精神层面的校园气蕴,有一种校园精神,是一级一级的学生跟着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学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十所高校的评论教育各有定位,课程设置各具风格,特点也丰富多元,形成了当下的“评论教育地图”。同时,这种现有的评论教育格局也为评论教育的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一是目标,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二是方式,采用的方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三是检测,选择怎样的考核机制,人才培养的状态可否量化;四是方向,不管未来如何,评论教育仍然是增其知识,广其见识,教学生怎么做人;最后是落点,课堂上的改革始终围绕着认知升级。
回看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的评论课,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务使学生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彼时就做到了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融合教育和多元培养。今日的评论教学课程改革,有必要重温传统,在讲义、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五个方面下功夫,打好课程改革的局部战争。
马少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评论教学的研究生层面》
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具有共同的起点,即评论文本的经验及背后的写作和传播规律。不同的是,本科生的评论课侧重于在教学中运用已知的规律,培训学生自觉地把握评论写作的基本技能。研究生的评论课,注重引导同学观察、发现和确证新闻评论在动态的传播过程和复杂的传播关系中已经显现的一些趋势。
单就研究生评论教学而言,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写作学层面的延伸,它往往要延伸到传播和说服效果。这是评论实务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也会反过来深化和推动实务教学,使教学更接近评论写作规律。比如,评论中“主题句”分布规律,“正如”、“就像”的实证研究。二是文本间、主体间的层面,着眼于在开阔、变动的传播结构中研究评论与不同主体关系,这实际上弥补了舆论研究的微观层面。
如今评论研究的发展,已超越了文本内部的写作学层面,需要在文本外部真实、动态的舆论环境中展开。它是社会对于新闻实务教学的真实需求,而这种需求,是写作教学本身难以完成的。
王佳航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校准、增益、重构:智媒时代新闻实务教学革新路径探索》
新闻实务教学面临四个挑战,技术驱动下传媒业生态重塑给新闻实务带来的挑战远大于技术冲击本身。第一个挑战是技术和数据嵌入了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如何培养学生在人机协同的编辑部工作的能力提上日程。第二,新闻实务教学以工种来划分的课程设置惯例在被突破,如产品经理这种新工种涵盖了技术、营销和内容三个学科,现有实务课程不能完全衔接容纳。第三,泛内容产制生态下,多元内容生产者共存互动改变了媒体的报道起点和逻辑,新闻生产未来转向和具体策略的研究是新闻实务教学内容中的新课题。第四就是业界实践、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教学方法需要革新。
如何创新新闻实务教学,值得思考的是变与不变。新的传媒业生态环境下,考虑校准、增益和重构三圈环流模式。一是校准,写作、调查与沟通、判断与策划这些新闻院系的核心能力需要强化。在UGC、自媒体、机构媒体等内容生产者共生的情境下,职业新闻生产者需要更专业。第二是增益,即技术赋能。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叙事技术,具有基本的数据、设计及人机协作能力。具有技术素养才能应对未来数字媒体叙事迁移的趋势。从电视媒体作为新媒体时期语态形态创新的经历来看,未来十到十五年应该是数字媒体叙事探索期。第三是重构。传媒业重构也必然带来新闻实务层面理念的重塑。未来基于平台型媒体如何产制和传播?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交互?未来的内容生产者要如何为变化的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服务?颠覆性持续性变革时代理念的学习更为重要,理念应该渗透到各种实务课程里。
新闻实务课程革新具体的方法应考虑的不仅仅是课程改革。当然首先要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此外,应考虑高校实验室研发,校园创业,以及高校、媒体和平台的规则共议。用更多的更新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会更有效果。
徐京星
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全媒体时代中国日报的视觉传播》
《中国日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81年创刊,确立了“新、真、人、活、大”的图片编发理念,为新闻摄影和图片采编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2001年1月1日,中国日报图片网上线。影像数字化、网络化提高了图片的传播效率,也扩大了选择范围,为中国日报带来了丰富的影像资源,很多媒体分享图片,完全打破了摄影记者只给报纸供图的工作状态。为减少和杜绝图片采编差错,摄影部也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版面上,从创刊时的八个版单色印刷,到今天二十四版全彩印刷;从每期选登七、八张照片,到如今四、五十张照片,外加平均每周一个图片版。精彩、生动的图片在《中国日报》版面有足够的呈现空间。摄影部也积极与国际通讯社和亚洲新闻联盟开展图片合作。十一年来,已有本报和通讯员的近万幅优秀摄影作品被推向世界,产生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理论联系实际,新闻采编要从身边做起。多渠道传播图片、文字和视频,通过中英文、版面网络、客户端、海外社交媒体等跨媒介、跨语种、跨国别实现立体化、多方位传播;要采编结合,策划选题时不应该只考虑新闻摄影,还应该考虑适合新媒体的各种影像报道形式。
任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我们在培养怎样的视觉传播人才》
便携式的拍摄设备越来越普及,网民拍摄的照片被传统媒体所采用也成为一件不那么新鲜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如何保护网民的权利不受侵犯,正规、合法的使用网络图片也成为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新闻摄影方向的课程,一方面是视觉素养类的课程,比如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影像技术课(与广播电视系合作开设),面向全校的媒介素养课(其中的视觉素养部分);另一方面是一个摄影专业课程包,这是我们的主干课程,包括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理论、图片编辑、摄影技术等课程;另外,我们还参与到学院的跨媒体工作坊,带领学生创作基于影像传播的融合媒体报道;最近还开设了视觉传播技术实验课,讲授无人机、VR等前沿技术。
媒介融合对于新闻摄影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因为摄影报道这种图文结合的传播方式,就是把不可言说的和可言说的传播形态结合;这在教学中也形成了一定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理解并且能够实践,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教学,这些案例必须新鲜,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017年,《纽约时报》邀请七位记者撰写了一份“数字时代编辑部转型调查报告”,报告的第一条就是:当前的报道应该更加视觉化,而解决策略则是:增加视觉专家的人数,增强视觉的领导力。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视觉专家,随着传媒越来越视觉化,他们将不再是编辑部里的配角,所谓的“二等公民”,而是领军人物。
深研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2018年,人大新闻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几人深谈。
文/吕倩 王宇戈
图/潘俊鑫 徐也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