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新闻学院60周年院庆首场论坛举行 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与教育变革

发布时间:2016-01-11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

2015年6月6日上午,来自学界与业界的70多位嘉宾齐聚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新闻学院60周年院庆首场论坛,共同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业务和教育变革。

我院执行院长郭庆光教授致欢迎辞,希望与会的专家和学者对新闻转型的路径设计、媒介形态变化、业务流程重设、以及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建言。

我院党委书记蔡雯教授介绍了新闻学院近几年在新闻教育改革方面的尝试,包括融媒体工作坊,案例库建设以及引入业界导师进入实务教学等。

澎湃新闻副总编常河介绍了澎湃在手机客户端新闻推送的新思路。他指出目前在新闻制作上仍面临的诸多问题,建议对于新技术要持正确的心态,“不可畏惧,但也不要藐视”。他号召新闻人需要兼具文本、标题的写作能力,摄影、视频的表述能力,并适应当下新闻协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刘畅坦言传统媒体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同时指出“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以新闻贡献社会的价值从未消失,新闻守望社会和推动进步的职业使命未曾改变。”

凤凰资讯中心副总监高明勇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评论应该更多的外包给相关领域专家,建立媒体的专家评论资源非常重要。

财新网数据新闻主编黄晨介绍了数据新闻在移动端实践所遭遇的问题与对策,并表示数据新闻人的思维应该从感性转向理性,工作环境从纸媒转向互联网,获取数据可视化、设计和编程的技能,发布平台从面向PC端转向移动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介绍了该院培养学生的思路和经验,强调加强新闻传播学科的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各类专业知识应该融入到新闻教育当中。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认为“媒介裂变”是对现有媒介资源从形式到内容的重新洗牌,“媒介裂变”对新闻行业、新闻职业和新闻专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媒体人需要对此作出积极应对。

当天下午,来自学界与业界的70多位嘉宾来到明德新闻楼,分别参与两个分论坛——“采写摄分论坛”和“编与评分论坛”的讨论。

【采写摄分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

新闻教育改革需要考虑三个方向性的融合,分别是与新闻实践融合,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国际社会融合。

就新闻采写课程改革而言,目标是将专职教师课堂教学与新闻从业者经验传授相结合,使新闻实务教学真正实现理念与经验的融合;大力提升学生新闻叙事技能和深度报道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跨平台制作内容的技能;使学生熟悉不同社会制度下新闻报道内容与方式的异同,了解国际前沿新闻报道技能的潮流与动态。

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的路径,一是将新闻工作一线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引入课堂教学;二是建设适应全新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容体系,教法体系和实训体系;三是建设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教学运行机制,保证新闻实务教学永远获得来自新闻实践前沿的知识与方法。

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刘万永: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写发生了一些变革。第一,专业媒体机构主要生产新闻的格局被打破。第二,新闻更多变成了资讯,很多新闻客户端里面的内容新闻性有所削弱。第三,新闻生产整个观念和流程都发生了变化。第四,很多新闻规范、伦理也有颠覆性变化。比如灾难报道方面,从马航到沉船事件,记者的表现都引起了广泛争论。

刘万永认为不论纸媒受到怎样的冲击,很多基本点都不能变。“江湖侠骨恐无多”,又有能力又敬业的人并不多,目前业界环境和从业人员心态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专栏作家,国际问题评论员王冲:

新媒体时代国际新闻内容的四大变化:第一,时政异化为八卦。比如对朝鲜的报道,以前都是严肃新闻,现在却多关注朝鲜政坛的权斗八卦。第二,专业性异化为庸俗性。第三,国际视野异化为凡事涉我。比如美国枪击案因为没有中国人身亡就不会放在头条。第四,纠纷争端容易异化为战争预言。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媒体都会夸大为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这些报道趋势的形成都源于目前“娱乐至死”的媒体环境,同时新媒体开放去中心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产品的整体质量。比如手机端推送的新闻有一些违背新闻常识,标题党的情况也在增多。他提出媒体经营的压力和人才年轻化趋势也在影响国际新闻报道质量。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编辑尹栋逊:

新闻摄影的传播更加倚重于人际传播,新闻摄影的反馈也更加迅速。摄影图片的生产和提供越来越考虑用户的需求。同时,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也对新闻生产提出新的挑战。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立新:

他对媒体跨界融合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提出跨界媒体形成强大的PGC(专业生产内容)和OGC(职业生产内容),这对传统媒体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带来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邵国松:

他探讨了社交媒体上的诽谤问题,提出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对人名誉和隐私构成的损害一般被当作民事诉讼处理,但不少国家也保留了**,包括德国、法国和美国。邵教授建议对**进行严密界定,用来应对网络诽谤带来的挑战。网络诽谤性言论常常无人把关,传播迅速,受害者无法起诉转发者、篡改信息者,其所受伤的伤害可能是持续性的,因此需要依靠完善诽谤相关法律来确保网络上没有恶意捏造和歪曲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翁之灏:

他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教学的现状,并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视角几个角度提出了自己在探求新媒体教学平衡点的几点思考。他表示新媒体的开放性、多样性、实时更新性、平台主导性都为教学实践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学生对于新媒体教学内容需求的多样性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也在一定基础上影响教学质量。

【编与评分论坛】

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

他认为评论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评论表达的技能,更在于激发学生的表达和评论冲动。他以在北大教学的经验说明如何在课堂构建“舆论场”,让学生在“新闻的节奏与时间的场景”中突破表达的心理障碍。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陈敏:

陈敏向大家展示了她对国内15家知名报刊媒体评论员流失和评论部转型的调查结果。她指出媒介融合使传统新闻评论生产的发布平台、人员变动、组织架构和外部控制方面均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学校评论教学应与业界展开更为积极的互动。

关西大学社会学部准教授刘雪雁:

刘雪雁用文献梳理与案例呈现的方式,诠释了数据新闻在日本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她指出日本数据新闻的实践与研究面临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界与业界共同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丽: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白小豆代表该院张丽教授介绍了该院实务课程实践经验,她强调新型传媒人应具备“用户思维”,能辨别和掌握市场趋势与媒介技术,并能将其与新闻生产快速融合。

新华网数据新闻部副主任马轶群:

他提出“新闻可视化”是广义的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新闻的一个交集,它既有新闻的要素,又有可视化的形式。他将新闻选题按照受众关注度的高低和时效性的强弱划分为四维模块,并以丰富的案例诠释了新华网如何用可视化方式报道四维模块中不同象限的新闻选题,从而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拉近新闻与受众的距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涛:

他指出新闻评论应被视为一种“知识生产行为”,是以公共修辞为基本文本的生产实践,需诉诸于一定的修辞策略。他认为新闻评论有概念框架、故事框架、隐喻框架三种典型的修辞策略。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教育业务部总经理张林:

他展示了新闻学院学生制作的获奖多媒体作品,他介绍了方正推出全媒体系列实训平台产品,号召高校的教学成果以新的形态在新平台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