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迎来65周岁生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新闻教育机构,65年来,人大新闻学院已发展成为新中国记者摇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重镇、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母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者、全球新闻教育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值此65周年之际,我们将推出“人大新闻65”系列文章,介绍新闻学院的学院历史、学科建设、学者名师、校友风采等,以飨读者,共贺人大新闻学院六十五载华章岁月。
筹备建系,以新闻学为基础开启学科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革命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于1946年2月接受新华社和晋察冀日报委托,在文艺学院开设了新闻系。新闻系由罗夫、杨觉实际负责,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主要由《晋察冀日报》各级负责人讲授,有新闻学概论、编辑、采访等课程。同年10月,国民党占领张家口,新闻系被迫停办。1947年,延安大学增设短期的新闻班,由范长江任主任 。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为解决新闻工作跟上当时形势发展的问题,党中央、高等教育部指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新闻系,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建立适应中国形势的新闻教育阵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新闻界老前辈沈钧儒、胡愈之、萨空了、顾执中等大力支持新闻系的筹建。1955年4月29日,新闻系在东直门海运仓11号大院(原朝阳大学旧址)正式成立,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被任命为首任系主任。
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安岗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基础、重实践
人大新闻系按照高教部和学校对教学计划的统一要求和规定,确立了“既懂马列主义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又有中国革命的实践,特别是掌握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学习大学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又要突出新闻的重点的新闻多面手”的新闻教育目标和“强调基础、注重实践”的指导思想。除扎实的基础课程外,还延请前苏联新闻学专家为师生讲授前苏联的《新闻理论与实践》《俄国报刊史》等课程,邀请邓拓、包之静、楼适夷、陈原等知名人士到系为师生开设讲座。
1957年前后,人民日报社总编邓拓来新闻系作学术报告
1958年,新闻系部分师生参加“人大周报”的工作
1958年,新闻系学生深入到车间去采访
1958年,新闻系学生在学习印刷
1958年,新闻系学生在印刷厂学习拣字
1958年,新闻系学生为写作科学论文在阅览室搜集资料
1959年开学,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在新闻系课堂听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后,稳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短时间内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教学和科研需要,新闻系先后创办了《新闻与出版》报、《汉语拼音报》等教学实习报纸,成立了印刷厂、剪报公司等附属单位,剪报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58年,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展览上的新闻系办的“汉语拼音”小报
新闻系学生在阅读《新闻与出版》报(五十年代)
三源合流,引领中国新闻高等教育
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举对于人大新闻系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新闻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作为原民国时中国新闻教育的北方重镇,1924年创办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京大学,成为隶属于中文系下的新闻专业)的新闻教育合三为一,意味着人大新闻系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教育思想、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实践、西方的新闻教育思想为一体,整合成一个实力雄厚、充满底蕴、符合中国现实的新闻教育平台。
随着北大新闻专业合并到人大,新闻系在系学生增至804人,教师96名,下设新闻理论、采访写作、报刊史、编辑、评论、摄影、文学、汉语、外语等教研室(后来文学、汉语、外语教研室又改属学校教务处直接领导,单独成立为文学系、外语系)。经过师生们的艰苦创业,到1960年的人大新闻系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系”,在新中国新闻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
1961年开学,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与新闻系师生一起交谈
文字:新闻学院院史编撰小组
图片搜集:吴衣巷
编辑:李宇皓
指导教师:孙权 吴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