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双一流”建设 | 人大新闻深研会第23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0-06-22    作者:吴衣巷    点击量: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门类是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经过多年探索和办学实践,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新闻传播领域专业人才。随着新闻传播环境的发展,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围绕“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一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20年6月19日下午举行等23期深研会,来自国内多所新闻传播院校的专家分享了各自院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专硕”)项目建设的创新实践经验,并围绕专硕的招生、培养、课程、目标、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胡百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胡百精教授向参会专家表示感谢,并提出关于专硕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突破、专硕培养的专业性如何提升、各类专硕项目如何建设等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

张涛甫教授认为,专硕的整体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业界认可的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现阶段“专硕培养从定位、培养模式、课程,到对外的与业界的互动,都需要有一个全流程的改造”。

强月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强月新教授认为专门研讨专硕的人才培养非常有必要。他介绍了武汉大学近年在专硕与学硕区隔、专硕论文写作、项目融通与特色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培养机制改革,同时也就专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硕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和思考。

张明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

张明新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专硕项目招生、培养、就业等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在专硕方向设置、课程包建设、强化导师与业界沟通等方面的具体经验。

李本乾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

李本乾教授结合新闻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讨论了专硕项目人才培养应如何处理学生个人素质、学术思维、专业技能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展文理交叉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思路。

支庭荣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支庭荣教授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去年进行的专硕教学改革为例,详细介绍了暨南大学在专硕方向设置、导师组设置、管理架构等方面的经验。暨南大学专硕项目重视以作品为导向,在过程管理中强调实习和专业训练,同时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训练、各类工作坊等在专硕各方向的“三个全覆盖”。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张志安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全日制、非全日制专硕的设置情况,并分享了在专硕招生考试、课程培养方案、毕业考核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周庆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现在专硕发展是必然趋势”,周庆安副院长认为,“从专业发展角度上来说,我们要对专硕的培养有信心”。他重点探讨了专硕培养立足点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学院教育与业界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从专硕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出口、质量把关等方面分享了清华大学的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培养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马胜利

马胜利主任认为本次深研会上兄弟院校分享的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有很多共性的问题可以与兄弟院校在实践中共同提出,一起探索解决之道。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人大新闻学院一直在探索专硕与学硕的区隔、专硕人才培养方向等问题”,周勇教授表示将学习大家分享的先进经验。国内兄弟院校作为一个共同体应一起面对和解决专硕项目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问题。

本次深研会主持人

韩晓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教授、王润泽教授、赵云泽教授,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学院王斌教授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自2018年始,人大新闻学院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讨。

 

图片、文字、编辑:吴衣巷

指导教师:韩晓宁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