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4岁了。办学一甲子,这个学院,拥有数十位高寿的“80后”“90后”,他们曾经见证并推动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奠基和发展。
2018年,几位青春的 “80后”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在人大新闻生态林中开枝散叶。他们将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培养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蓄力前行。
新春佳节,人大新闻“80后”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送上祝福与问候,共同欢迎新的一年里即将到来的同龄们!
王亦高
2010年,王亦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年出站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始教学生涯,现为副教授。
被同学们称为“高哥”的王亦高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2017)、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首届“明新卓越教学奖”(2017)、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2014),所带本科班曾获北京市“十佳示范班集体”称号(2015)。
2018年,王亦高参与组织了人大新闻深研会第三期“互联网新闻学及其可能性”,聚焦于新闻理论的发展和新闻教学的变革。至今他已发表各式学术论文40余篇、学术专著2部、译著2部、文化普及类著作4部,代表作《在时间中聆听:作为符号而传播的音乐》(2012)、《从“权力”到“权利”:中国新闻职业精神考察与分析》(2015)、《大众传播媒介》(第一校译,2010)、《汉英双讲中国元曲50篇》(2014)。
“我对传播理论尤为热爱,希望能继续在这一广阔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大力开拓符号学、文化研究等具体领域。”
王斌
王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舆论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09-2019年,博士毕业后的十年间,王斌从事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社会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已发表近40篇CSSCI期刊论文,出版2部专著,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科研课题,受邀参加ICA、IAMCR等国际会议,受欧盟伊拉斯谟项目资助赴土耳其安纳多鲁大学教学,受美国国际访问者项目资助赴当地政府、媒体、大学等机构调研考察。王斌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公共服务,参与筹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方法工作坊、高校教师研修班等,组织十余次学术会议。
2018年,王斌发起组织人大新闻深研会第三期“互联网新闻学及其可能性”。近年来,他主要关心互联网新闻学,以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职业理念变革和生产模式重构为核心,反思原有新闻学的不足,重思新闻业的社会角色,积极开拓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有关议题的知识更新,致力于在旧知识和新问题之间建立关联。
“我们今天看到的新闻业历史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同样,未来新闻业也不会是当下状况的线性延展”。王斌把自己定位于做一名观察者,“作为学者,我们的使命可能不是直接预测未来,而是对新闻业的剧变提供理性的描摹和分析,并且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之间建立某种逻辑关联”。
刘东
刘东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主攻量化研究方法与媒体心理学,辅修数学统计学,2014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为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刘东专注于新媒体与社会行为、传播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媒体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效应、量化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过去5年来,刘东主要采用元分析的方法研究新媒体行为与社会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发表了系列文章。未来3年,刘东计划采用大数据方式研究媒体行为与儿童发展,公司员工社会化行为与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除了学术研究以外,他对地理遥感空间数据、景观设计也很感兴趣。
“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重要的研究问题为导向,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做有意思、有用的传播学研究。”
李彪
李彪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2001-2010年,李彪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先后获新闻学学士、传媒经济学博士(硕博连读);2010-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5本,合著8本,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CSSCI、SSCI论文40余篇),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5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舆情、新媒体与社会,担任《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系列蓝皮书主编。
“信息不外乎两种形式,事实与意见,如果说以前的新闻传播研究是基于事实为原点而展开的,那么互联网时代则以意见为原点,网络舆论研究大有可为。”
张迪
张迪200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2003年至2004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传播学硕士项目学习,2009年获得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锡拉丘兹大学从事大众传播学研究并获博士学位。现为人大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公共关系系列课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公共关系、品牌管理与健康传播等。
在从事教学研究前,张迪曾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担任专题片编导,在《中国日报》经济部担任记者。目前,他作为学院国际事务助理,主要负责国际新闻硕士、“一带一路”全球新闻传播英文硕士等项目,正参与筹备国际传播全英文项目。
赵小曼
赵小曼,2018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
新加坡求学期间,赵小曼师从Sun Sun Lim,主要研究方向为线上社区、社会支持、集体认同及父权议价,曾获新加坡政府研究奖学金,曾在《新闻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在冲突与融合中蜕变的韩国智慧科技产业》等。现任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讲师,主要讲授数字营销、计算广告学。现阶段研究兴趣为新媒体与用户行为、健康社区和社会认同,与今日头条算数中心、腾讯微信广告部等业界部门进行合作研究。
“将个体赋权放置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与文化限制之中,才能进入真实的使用情景,真正理解线上行为的复杂性。”
唐铮
唐铮,199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十余年,多次获得亚洲卓越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等荣誉。
2016年回到人大新闻学院任教,现为副教授、新闻系党支部书记。教授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新闻采写专业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深度报道、新媒体运营实务等,参与人大新闻学院与今日头条共建高校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著有《微传播:话语、观念和模式》。
“在媒介变迁、科技变幻的今天,依然相信好内容的力量。”
黄河
黄河, 200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教学及科研方向为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及危机传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访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日本电通株式会社,于2012年参与创办北京市《首都网络舆情》并担任主编。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传播的核心都是了解你的受众。”
塔娜
塔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传播学,新闻大数据。任教课程:《计算传播学》《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实务》《数字传播技术应用》《新媒体运营实务》“新闻与传播学科核心与特色课程创新计划”课程《新闻传播程序设计基础》等。
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曾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投资银行,担任相关IT项目的负责人。
“我的研究领域归属于计算传播学,目前重点研究在社会和公众层面上传播行为的可计算因素。以在线社交网络为观察对象,尝试使用计算的方法理解和分析传播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问题。”
董晨宇
董晨宇,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新闻系,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研究、数码人类学。
任教的本科课程包括传播理论、社交媒体。著作《英国新闻传播史》(2015,与陈力丹教授合著),译作《舆论的结晶》(2014)、《宣传》(2014)、《剑桥美国简史》(2017)、《交往在云端(第二版)》(2019年即将出版)、《脸书故事》(2019年即将出版)、《文化@硅谷(第二版)》(2019年即将出版)等。论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期刊。在《新闻与写作》杂志开设个人学术专栏《生活中的传播学》,关注数字空间中的日常生活实践。
“我很喜欢Sherry Turkle的一句话:我们的失职并非因为我们试图建设一个新的东西,而是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去考虑新科技瓦解了什么。我们并不是因为发明和创造而陷入麻烦,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韩晓宁
韩晓宁,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读本科新闻学专业,2004年 、2007年于人大新闻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于人大新闻学院任教,任传媒经济学专业硕士导师、舆论研究所副所长。2011-2012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
韩晓宁副教授主要从事传媒经济与管理领域研究,近年论文发表与课题研究具体涉及国际传媒集团、传媒业转型、传媒用人机制、传媒从业人员、新媒体使用与网络传播等领域。目前承担的课程包括传媒经营与管理、品牌管理、传媒市场分析、传媒生产研究等。
潘文静
潘文静,2018年6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获博士学位,当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际传播、健康传播和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经济学学士学位和语言学硕士学位。
“支持性沟通(supportive communication)是人际传播领域重要的分支,支持性沟通的效果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全然渗透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人们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
欢迎加入人大新闻学院!
供图/新闻学院“80后”教师
编辑/ 珍珍
1999-2009年,王斌在人大学习十年,本科就读于新闻学专业新闻摄影方向,硕士就读于传播学专业,博士就读于传媒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期间他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公派赴荷兰莱顿大学学习阅读史、数字人文、新媒体等方面的课程,获文学硕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分别获得新加坡ACRC Research Fellowship和瑞典MMTC Doctoral Fellowship,赴南洋理工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研习发展传播学、赴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研习媒介创新与传媒管理。
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新媒体研究》《新媒体管理》《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等表彰。主持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环保部等部委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环境公共议题的多元话语建构与互动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北京市政府形象传播与媒体沟通策略研究”等,出版《移动互联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政府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管理》《新媒体广告》等著作10部,发表文章60余篇。长期参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南方电网、华侨城等央企的品牌战略规划与危机应对,为党政机关和企业进行专业授课数百次。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多篇CCF(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及SCI索引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时空感知的异构社交网络传播模型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异构社交网络传播模型及其上北京影响力最大化问题研究”等科研课题,曾参与973项目“大数据群体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新媒体和互联网如何影响在线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以及健康信息,关注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意象(Body Image)。就这两个研究话题,已在SSCI索引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在即将于2019年5月召开的国际传播学会年会(ICA)上,潘文静的论文“Social capital, social support, and language use in online depression forum”被评选为人际传播分会的Top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