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大-国资委国有企业形象建设研究院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际新闻界》栏目主持,北京市内参《首都网络舆情》创办者、主编(2012-2014年),日本电通株式会社访问学者(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4-2015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风险沟通。任教以来出版著作8部,发表文章50余篇。
2008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黄河老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从事新媒体、广告两个专业的研究与教学。这样的抉择于他而言似乎顺理成章——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的6年里,先后参与、主持了近20项课题,如国内传媒领域首个在决策层依托“大数据”构建的“中央电视台决策支持系统”,这些扎实而前沿的课题研究培养了他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也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目前,他专注于政府新媒体传播、企业新媒体营销及风险沟通三个研究领域,这既是兴趣使然,也是作为学者应有的使命感在背后驱动。“知行合一”是他对于学术研究的标准,“好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对业界的持续观照、深入思考”。这些年他也一直秉持“关注业界前沿、回应业界关切、指导业界实践”的原则来规划研究主题,力求自己能做到“知能真切笃行,行能明觉精察”。
对政府新媒体传播较为系统的探索始于2012年。那一年他参与创办北京市内参《首都网络舆情》,之后又主持“北京市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北京市政府形象传播与媒体沟通策略研究”两项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由他主编的《政府新媒体传播》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政府新媒体传播背景、原则和策略的著作。此后,他及时洞悉业界趋势,出版专著《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管理》,主动对社会管理这一热点做出细致回应。目前他正着手于国家网信办“移动新媒体创新融合发展”的课题研究,希望以全景式的视角阐述移动新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治理、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与此同时,他亦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在企业新媒体营销领域有所建树。他和他的团队长期跟踪互联网广告等新媒体广告形态的发展变化,出版《中国网络广告十七年(1997-2014)》一书,从宏观动态的视角勾勒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演变路径、成长规律和前行方向,为坚持多年的新媒体广告研究做了一个阶段性的回顾与审视,并填补了学界空白。此外,他还持续研究企业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品牌传播、营销创新,近年来重点与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等央企合作,围绕央企品牌传播、舆情应对、危机管理等议题,结合业界实践前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13年,黄河老师以中方核心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保部的专项政策研究项目“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媒体和公众参与政策”,深刻认识到在我国开展环境传播和风险沟通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期间,他带着这样的使命感,翻译了国际上风险沟通领域的经典著作《风险沟通:环境、安全和健康风险沟通指南》,归国后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重点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环境风险沟通研究”,并协助政府部门和企业解决实践中的此类难题。
来到人大工作至今,8年多的时间里,黄河老师共出版了8部著作,发表文章50余篇。他把高效归结于“主动”和“专注”。在日本电通访学期间,“电通鬼十则”让他颇受触动,“工作自己找,不要等指派”、“做事抢先再抢先,不要消极被动”等准则,也成为他对自己和团队的基本要求。他常把做科研比作是“闭关修炼”,抛却杂念,屏气凝神,一件事情、一个问题由最初的混沌状态,经过研究后变得清晰明了、“明心见性”,自己会感到愉悦而美好。这种简单朴素、有悟即开怀的状态让他每一天的研究都充满乐趣。
教学理念上,他自有一番琢磨。他称现在的“95后学生”是“新媒体一代”,不仅因为更早、更频繁、更深入的媒体使用而见多识广,且更有个性,对事不盲从,对人不畏惧——“他们会随时提问、质疑甚至发难”。他清楚这些改变所带来的挑战,也会自嘲“老师还得和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来争夺学生们的注意力”。为了保证课堂的“抬头率”,减少学生们手机的“耗电量”,在他的课堂里鲜有陈腔滥调,多是风趣的语言、新颖的案例、接地气的表述、有启发的观点。说到底,风趣幽默是气质,授课还得靠走心——“要及时洞察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们的喜好,才有与他们形成良性互动的可能。对自己高要求,才对得起他们求知的眼神。”
看到学生们的成长是最令他欣慰的事。在他的麾下有一支精悍的队伍——“黄河小合唱”,团队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在相互提点、共同进步之余,还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彼此信任、情感深厚。作为老师的他也因此觉得非常幸福,“每当学生完成课题、搞定论文、找好工作、收获爱情,我总有种春风拂面的愉悦感,会给自己热壶好茶,美美地品上几杯。”
他颇为认同柳青在《创业史》中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他说非常庆幸在那些紧要处,“总能得到恩师、家人、好友的指点、支持和关怀,因而可以心无旁骛,勇敢走我路”。
中间穿导师服者为黄河老师
文/程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