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中西文明互鉴中的中国文化 ——人大新闻学院为“一带一路”国家记者举办文化哲学讲座

发布时间:2017-11-07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10月30日,40余位来自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媒体工作者齐聚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0208教室,聆听了一场以“中西文明互鉴中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讲座。这是人大新闻学院承办的中非新闻交流中心、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2017年项目的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伊始,新闻学院钟新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杨慧林教授。杨慧林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2012年当选拉丁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学和比较文学。

杨慧林教授

对于Remapping Chinese Culture in the Reflec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中西文明互鉴中的中国文化)这个主题,杨慧林教授借助“宾格的我”(me)这个概念指出,这个世界正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联系和交融,不同文明在相互了解中相互影响,彼此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被认识的对象。他以中国和西方的基本哲学理念为例,从相似的论说中辨析不同的旨趣,又从不同的问题中启发相通之处。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保持所谓的“原生态”,我们各自的传统都是在互动共生的过程中才不断被激活。

杨教授向大家展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圣母玛利亚像

杨慧林教授向大家介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与身在中国的传教士互通2000多封书信,以了解东方的智慧,甚至提到要在柏林建立一所学院,与中国学者共同交流。同样,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同文馆”,正是要贯通中国传统与外来文化。比如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正可以用数学公式20=1予以表达。如果“零以外任何数的零次方都等于一”,则恰恰说明:当任何一极都不再是唯一选择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一”。就此而言,西方哲学中的“完美的一”(the perfect one)与“不确定的二”( uncertain two),也许需要在中国哲学的参照下重新阐释。而阴阳相生的“圆融如一”,其实从来就不是一己之“一”。这种独特的文化逻辑,不仅是中国文化可以包容并且“内化”外来元素的根本原因,也使“我”、“你、“他”的各自发展不会成为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必然是相互关联、相互成全的。

非洲记者向杨教授提问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大家提出了“中国的哪一种传统影响最大”、“如何看待政党和宗教的关系”等问题,杨慧林教授一一作答,现场互动气氛活跃。

杨慧林教授、钟新教授和与会记者合影留念

 

 

  图文/夏欣宇

编辑/一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