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 本期要目
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
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前后30年的新闻业有着巨大的差异。后30年中国新闻业发生意义深远、成果显著的巨大变化。前后30年中国新闻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前30年的宣传本位转向后30年的新闻本位。正是这一带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其它一系列变化。
试析新闻事业人民属性六十年认知历程
本文回顾中国新闻事业人民属性六十年认知历程,分析影响这一认知的四个因素: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视,对科学的尊重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重视,对人权的尊重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自觉的回归,经济振兴和经济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推动。在以上四个方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又得益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新闻事业的人民属性已经成为业界、学界和党与政府的共识。
论6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
本文以对传媒性质认识的不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新闻史划分三个时期,分别对这三个时期新闻报道方式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事实”与“意义”的关系,是中国新闻报道方式变化中的核心命题。中国传媒新闻报道方式60年来的变化,基本围绕着调适报道中“事实”与“意义”展开。
人格权与表达自由:孰轻孰重?
大众传播侵权表现出民事权利同宪法权利之间尖锐的冲突,其关键在于有关表达自由的宪法基本权利规范能否以及如何适用于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的民事纠纷。表达自由基本权利只有内化为民法价值才可以发挥其作用,亦即宪法关于表达自由的规范对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可直接适用。对于上述民事关系,间接适用宪法的最佳途径是“公共利益”条款,即把有关表达自由的宪法规定转化成民法语言,以实现在民事案件处理中兼顾宪法精神。
回顾与反思广告中的“中国元素”
本文在回顾与反思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广告实践和研究从自发到自觉重要转变的基础上,试从批判性的视角,以“批判+建构”整体思路切入研究主题,以期逐步实现“中国元素”实践和研究从自觉到自省的二次转变,真正发挥“中国元素”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目录(部分)
本期话题/ 共和国新闻60年
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 李良荣
试析新闻事业人民属性六十年认知历程 童 兵
论6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 陈力丹
传播学研究
试论伊朗“Twitter革命”中社会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 任孟山 朱振明
国家对外传播载体解析 刘小燕
新闻学研究
试论作为新闻观与方法论的新闻学 祁 涛
转型社会中我国新闻失范行为状况分析 周 俊
意义的困惑——从典型报道看最近30年新闻理论的艰难探索 王辰瑶
广播电视传播研究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信息流分析 彭祝斌 杨 帆
网络传播研究
传媒数字化管理刍议 黄 河
数字版权:互联网精神和版权管理制度 张大伟
网络新闻分类及其评优标准探析——以中西网络新闻奖评选为例 钟 瑛 陈 盼
Hulu对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借鉴意义初探 吴江文
传媒与法
人格权与表达自由:孰轻孰重? 匡敦校
广告传播研究
回顾与反思广告中的“中国元素” 倪 宁 谭宇菲
现代传媒与脑白金“奇观” 王军元
平面广告图文关系分析框架:“锚定-接力连续轴”的概念 冯丙奇 王媛
公共关系研究
美国风险沟通研究:学术沿革、核心命题及其关键因素 张洁 张涛甫
新闻史研究
“新闻”一词的出现及其内涵的演变 孔正毅
试析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对欧美新闻舆论的态度 何扬鸣 吴 静
早期中国新闻学中的广告学研究 祝 帅
章士钊言论自由观的演变——从“苏报案”到“陈独秀案”的考察 蒋含平
争鸣与探讨
关于“采访”“朝报”二词的考证——兼与廖基添先生商榷“邸报”的性质 焦中栋
百草园
审视“增量改革”:对《国际新闻界》扩容的评价报告
——以2009年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为调查对象 执笔 许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