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1
合作交流
  1. 国际交流
  2. 港澳台交流

“一带一路”国家记者在人大新闻学院(五)——帕尔维兹·汗

发布时间:2017-05-10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点击量:

“做记者是为了沟通、服务人民,并且带动社会改变!”
——阿富汗记者帕尔维兹·汗专访
帕尔维兹·汗是第二批参与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项目的记者。他来自阿富汗,1991年出生,已在阿富汗回声通讯社(Pajhwok Afghan News)工作了4年。
中国-南亚东南亚、中国-非洲新闻交流中心项目合影
(第三排左起第六:帕尔维兹·汗)
帕尔维兹在位于建国门的外交公寓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他的言辞中始终不乏对中国的赞美之词。帕尔维兹大学本科专业是英语文学,也是他英语学习的起点。虽然入门晚,但目前他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加入新闻行业后,在通讯社里,帕尔维兹主要负责新闻的英文翻译,向全世界传播阿富汗新闻。
记者(以下简称“记”)
帕尔维兹(以下简称“帕”)
新闻行业之所感
记:为什么选择新闻作为你的职业?成为一名记者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帕:我儿时的梦想一直是发现新鲜事物,而当记者可以实现我的这一梦想。现在我觉得做记者是为了沟通、服务人民,并且带动社会改变!
记:在阿富汗当记者,什么是最大的挑战?
帕:尽管阿富汗已经通过了一项保障信息获取权利的法律,但法律的执行情况不太乐观。因此获取信息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挑战。此外,安全问题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常常发生冲突的地方。
中国印象之改变
记:你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来到中国之后,有所改变吗?
帕:说实话,我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了解不太准确,因为我们在阿富汗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来自西方媒体。而西方媒体大多没有真实、客观地报道中国。而当我来到中国,用自己的双眼观察,我才发现中国是一个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国家。我对中国方方面面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
记:你此前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什么是你印象最深刻的?
帕:博鳌亚洲论坛令我印象深刻,它为亚洲各国的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坐在一起、共商大是的绝佳平台。关于未来发展、GDP增长、新兴产业等议题都能得到讨论。这个论坛也让我感觉到中国推动亚洲合作的努力,包括“一带一路”倡议。
帕尔维兹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
人大讲座之体验
记:你参加了许多在人大举办的讲座,你对人大和这些讲座有什么看法呢?
帕:我了解到人大建立于1937年,是一所知名学府,教育质量很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也很高。不仅是中国学生,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会很想拿到人大的文凭。我们在人大参加了许多讲座,涵盖了中国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外交关系、共享经济等话题。这些讲座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现状。
记:你最喜欢什么主题的讲座?
帕:作为一名记者,我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十分感兴趣。特别是中国关于减少贫困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当然,我还十分想了解中国在推动全球合作与和平过程中的努力和有关政策。
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项目记者在人大参加讲座
中阿关系之展望
记:你认为在哪些方面中国和阿富汗应该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帕:我觉得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教育、医疗、军事训练、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上开展合作。比如,让更多的阿富汗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交流。此外,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阿富汗的和平进程中。
记:对于阿富汗,恐怖主义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你认为中阿两国应该如何合作来应对这一难题?
帕:许多恐怖组织包括伊斯兰国,都在阿富汗杀害无辜的民众,阿富汗需要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和阿富汗并肩作战,打击恐怖主义,比如切断他们的经济来源等等。
“一带一路”之所见
记:你怎样看待“一带一路”倡议?这会给阿富汗、甚至南亚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帕:“一带一路”可以将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陆路和海路联系起来,阿富汗也能从中获利,加强阿富汗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促进阿富汗的对外贸易。同时,通过协商机制,也能促进区域的和平。
记:在阿富汗和南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你觉得中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风险?
帕:我觉得起码在阿富汗,中国不会碰到任何风险和难题!因为阿富汗政府已经承诺会提供安全和其他保障。此外,阿富汗民众也很支持这一提议。我认为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会很支持的,所以“一带一路”在南亚也会取得成功。
后记
我们的采访过程很顺利,帕尔维兹很热情,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采访结束后,我们问他:“有没有人说你侧脸长得像网球名将费德勒?”他连忙说谢谢,看得出他很兴奋。希望这一批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项目的记者们在中国度过愉快的一年,全面了解中国,增进双方的友谊。
人大新闻学子与帕尔维兹·汗合影
(左起:侯洁莹、林世豪、帕尔维兹·汗、陈烨、范琛炜)
采访记者:2016级国新硕士侯洁莹
文字组稿:2016级国新硕士林世豪
摄影摄像:2016级国新硕士陈烨、范琛炜
编校:新闻学院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