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C Global Opinion Center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
研究报告 | 2025年07月10日

2025我们的文明观蓝皮书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 | CGTN

本报告基于对全球41个国家12,302名受访者的调查,发现“文明交流互鉴”理念获得广泛国际认同,技术文化成为文明传播的新载体,中国文明以“守正创新”展现独特魅力,数字传播推动文明交流“去中心化”,民心层面为“一带一路”理念提供坚实认同基础。


摘要

报告以全球大样本调查为基础,系统考察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中华文明影响力及中外文化交流实践的认知。结果显示,全球90%以上受访者认同文明多样性和平等对话原则,认为合作共赢是文明关系的主流方向;77.2%关注中国技术,显示科技创新正成为跨文明传播的“超级载体”;82.8%对中国传统文化持积极态度,体现出对中国“守正创新”发展模式的认可。同时,社交媒体引领文化传播“去中心化革命”,民众直接接触与媒体认知之间存在“认知悖论”,而87.3%认可基础设施促进文化交流,印证“一带一路”理念的民心逻辑。

关键发现

  1. 文明共识深化:全球九成以上受访者认同多样性、合作共赢与共同价值,为“全球文明倡议”提供坚实民意基础。

  2. 科技文化崛起:中国技术文化以功能驱动模式成为跨文明交流的“超级传播力”。

  3. 守正创新模式:中国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兼备,打破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

  4. 文化亲和力结构:中餐等生活化文化要素最具跨文化亲和力,文化认同呈“感官—价值”渐进层。

  5. 数字化传播变革:社交媒体促成文明传播的“去中心化革命”,强化民间叙事力量。

  6. 认知悖论揭示:文化偏见主要源于政治意识形态与媒体误导,但实际体验普遍积极。

  7. 民心相通深化: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基础设施促进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民意支持提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