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与管理规定
本科生
  1. 培养方案
  2. 重要通知
  3. 文件与管理规定
  4. 常用表格下载区
  5. 教学质量报告

“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

发布时间:2017-03-14    作者:学院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一、培养目标

“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第一期学员拟面向新闻学院2017级本科生开放申请,通过社会实践、基层调研、学术沙龙、专题讲座、参观交流、志愿服务、融媒体工作坊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形成对新闻传播事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认知。

二、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和完成质量,学院牵头组建项目执行委员会,邀请学院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并配备研究生辅导员。

(一)管理机构
“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设立项目执行委员会,由学院主要负责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负责人和学生工作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全权负责项目的执行。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由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项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开展。参与项目的指导教师及管理干部担任委员会委员。

(二)导师团
由新闻学院资深教授担任顾问,骨干教师与学院兼职导师组建学生培养导师团,导师团指导学员开展社会调研和学术交流,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交流、实践的平台。

(三)带队教师
“项目执行委员会”选拔工作能力突出、具有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中青年教师与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担任带队教师,负责项目研究实践、技能培养、志愿服务等内容的实施、运作与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开展。

(四)研究生辅导员
“项目执行委员会”选拔2-3名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研究生作为辅导员,负责项目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及后勤保障工作。培养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

“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重视教师与高年级学生的示范、指导作用,强调项目执行组织的协调服务职能,倡导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学员不仅是学习者、参与者,更是组织者、执行者。同时,引入必要“退出机制”,保证培养对象的参与感,提升培养经费的使用效率。

(一)专业教育与素质养成

1.依托学院“新闻传播文化节”平台,举办“传媒零距离”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学者与学员分享、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深化学科认知;同时举办专业相关竞赛,扎实专业功底。

2.依托学院《新闻周报》、跨媒体工作坊和学校校园媒体,鼓励、指导学员参与实践。

3.依托学院“明新读书会”,精选新闻传播领域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书籍,邀请知名学者及项目导师定期与学员就阅读内容进行交流,增强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依托学院“公共传播大讲堂”等一系列课程配套讲座,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各层面学术活动资源,鼓励并资助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员参与交流讨论或发表报告,了解学术前沿、拓展研究视野。

5.依托学院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及社会媒体构建起来的合作渠道,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与一线从业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媒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6.邀请就业工作负责人与校友代表为学员做职业发展相关讲座与培训,增进学员对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了解,形成基本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养成

1.依托学院现有“新闻学子走基层”项目,组织学员课外围绕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开展实践调研

2.由项目导师带队指导,学员分组进行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简称“大创”)和“创新杯”学术科技竞赛(简称“小创”)的项目前期申报和后期调研、撰写报告、答辩等工作。

3.组织、资助学员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培养学员的奉献精神,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组织学员参观文化艺术展,资助学员策划、举办经典著作读书沙龙等活动,增强艺术底蕴和哲学修养。

5.鼓励、支持学员参与学院辩论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艺术团、志愿团等社团活动,对学员发起组织的相关活动予以必要资助。

6.联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指导学员面向社会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普及教育公益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17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