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全球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先进性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球民众数字科技认知报告》显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获得高度赞誉。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球民众数字科技认知报告》显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获得高度赞誉。
重要发现
86%的全球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先进性,其中发展中国家认可度高达92.2%,显示出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认可。
71.7%的全球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是过去五年最能改善生活的数字应用,体现中国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融合的国际影响力。
年轻群体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显著高于老年群体,对中国数字技术的正面认知差距可达23个百分点,显示代际间数字信心差异。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民众数字科技认知报告》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调查数据显示,86%的全球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先进性,其中发展中国家受访者认可度高达92.2%,发达国家为75.2%。在评价中国数字技术对本国影响方面,83.6%的发展中国家受访者表示积极认可。
从地区分布来看,非洲地区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认可度最高,达94.3%的受访者持积极态度,南美地区为93%,东南亚地区为91.1%,南亚和中亚地区为90.7%,中东地区为88.1%。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未来发展,公众期待与顾虑并存
调查显示,随着人工智能从技术前沿加速迈向日常应用,AI已成为未来五年最受全球公众期待的数字技术。今年年初,DeepSeek以低算力需求实现高性能推理,引发广泛关注,为全球各国和企业推进AI战略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除DeepSeek外,腾讯混元、阿里千问等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在基础模型研发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在权威评测榜单中名列前茅。
面对不断发展的AI技术,62.7%的全球受访者认为AI对工作效率有积极影响,64.9%的受访者认为AI对学生学习有积极影响。然而,在AI对就业影响方面,仅34.9%的受访者表示积极态度,反映出公众对AI技术发展的复杂心态。
移动支付领跑数字应用,"技术+文化"模式成效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71.7%的全球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是过去五年最能改善生活的数字应用。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移动支付应用正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微信跨境支付已覆盖74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31个币种结算。
此外,50.1%的受访者认为视频流媒体在过去五年深刻塑造了个人生活。在短视频领域,TikTok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应用之一;在长视频领域,截至2024年底,腾讯WeTV、芒果TV等中国企业的国际下载量均已突破2亿,体现了中国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合。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态度差异明显,年轻群体更加积极
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受访者对数字科技创新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全球科技议题的关注度为74.2%,发达国家仅为50.5%;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本国科技创新的满意度为68.8%,发达国家则为57.8%。
在科技创新未来前景方面,发展中国家受访者持积极态度的比例为64.8%,发达国家为42.6%。其中,越南、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约9成受访者表现出积极信心,而日本受访者中仅25.6%认为本国科技创新将继续增长。
同时,调查显示年轻群体对科技发展态度更加积极,对本国科技满意度、对全球科技议题关注度都更高,对中国数字技术影响的认知也更加正面,代际差异甚至可达23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于5月实施,覆盖全球38个国家,共有7,599名18岁以上成年受访者参与。调查国家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埃及、西班牙、法国、德国、加纳、希腊、印度尼西亚、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葡萄牙、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阿联酋、英国、美国、越南、南非等国家。调查采用在线样本库方式实施,样本结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与各国人口普查数据保持一致。